流行性出血热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体征( 二 )


(3)少尿期:
少尿期是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 , 少尿期一般发生于第5~8病日 , 持续时间短者1天 , 长者10余天 , 一般为2~5天 。 部分患者临床上没有明显低血压休克期 , 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 。 尿中有膜状物排出者为重症 。 少尿期的临床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 。 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 。 亦有少尿期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者 , 此时应和肾前性少尿相鉴别 。
一般认为尿量 500ml/24h为少尿 , 50m1/24h为无尿 。 少数患者无明显少尿而存在氮质血症 , 称为无少尿型肾功能不全 , 这是肾小球受损而肾小管受损不严重 , 只影响肾小球对肌酸酐和尿素氮的排泄 。
由于尿素氮和氨类刺激作用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 , 腹胀、腹泻和口腔溃疡等胃肠症状 。 常有顽固性呃逆 , 可出现头昏、头痛、烦躁、嗜睡、谵妄 , 甚至昏迷、抽搐等神经症状 。 少数患者尚可出现颅内出血或其他内脏出血 。
多数患者此期由于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 , 肝素类物质增加或DIC等而使出血现象加重 。 表现在皮肤瘀斑增加、鼻出血、便血、呕血、咯血、血尿和阴道出血 。
由于水、钠潴留 , 使组织水肿加重 , 患者可出现颜面、四肢水肿 , 甚至出现腹水 。 此期电解质紊乱主要是高血钾 , 稀释性低血钠和低血钙 。 低血钠主要表现为头昏、倦怠 , 严重者出现视力模糊和脑水肿症状 。 低血钙可引起手足搐搦 。 少数患者亦可发生低血钾和高血镁 。 由于低血钾和高血钾均能引起心律失常 , 因此宜定期检测血清钾和心电图予以鉴别 。
由于酸性代谢物质的蓄积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 表现为呼吸增快或库斯莫尔(Kussmaul)大呼吸 。
表现为体表静脉充盈 , 收缩压增高 , 脉压增大因而脉搏洪大 。 脸部胀满和心率增快 。
本期病情轻重与少尿持续时间和氮质血症的高低相平行 。 若尿素氮上升2 1mmol/(L?d)以上 , 为高分解型肾衰竭 , 预后较差 。
(4)多尿期:
多数患者少尿期后进入此期 , 少数患者可由发热期或低血压期转入此期 。 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第9~14天 , 持续时间短者1天 , 长者可达数月之久 。 此期为新生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善 , 加以尿素氮等潴留物质引起高渗性利尿作用 , 使尿量明显增加 。 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为三期 。
不少患者因并发症而死于此期 , 宜特别注意观察病情 。 尿量由500ml/d增至2000ml/d , 此期虽尿量增加但尿素氮和肌酸酐等反而升高 , 症状加重 。
尿量超过2000ml/d , 氮质血症未见改善 , 症状仍重 。
尿量超过3000ml/d , 并逐日增加 , 氮质血症逐步下降 , 精神食欲逐日好转 。 此期尿量可达4000~8000ml/d , 少数可达15000ml/d以上 。
此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 , 可发生继发性休克 , 亦可发生低血钠、低血钾等症状 。
(5)恢复期:
经多尿期后 , 尿量恢复为2000ml/d左右 , 精神、食欲基本恢复 。 一般尚需1~3个月 , 体力才能完全恢复 。
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肌劳损和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 。
2.临床分型
根据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和出血、休克、肾功损害严重程度的不同 , 临床上可分为5型 。
(1)轻型:
体温39℃以下 , 中毒症状轻 , 肾损害轻 , 无休克和少尿;除出血点外无其他出血现象 。
(2)中型:
体温39~40℃ , 中毒症状较重 , 有明显球结膜水肿 , 有明显出血及少尿期 , 尿蛋白 ;病程中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脉压小于3.5kPa(26mmHg)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