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二 )


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
很多传统节日都和古老的传说有关系 , 清明节也是如此 , 这个节日的由来 , 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 相传春秋晋国时期 , 晋文公受到迫害 , 因此在国外四处流浪 , 而忠臣介子推一直都陪伴在他身边 , 吃了不少苦头 。 有一次晋文公饿到昏倒 , 介子推就割下了大腿的肉做成汤给主公吃 , 救了他一命 。 后来晋文公重回朝堂 , 赏赐了很多帮助过他的人 , 唯独漏掉了介子推 。
介子推不以为意 , 但是携老母隐居山野 , 他离开之后 , 晋文公回想往事才觉得愧对忠臣 , 于是带领部下去找介子推 , 没想到苦寻无果 。 晋文公认为对方是在怨恨自己 , 于是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 , 没想到对方刚正不阿 , 宁愿被火烧死也不出来 。 他死之后 , 留下的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 , 但愿主公常清明 。 ”令晋文公感到后悔 , 为了纪念他 , 就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下令每年此时百姓只能吃素纪念介子推 。 这个日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清明节 , 成为人们怀念忠烈与祖先的日子 。
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祭祖
清明节作为传统祭祀节日之一 , 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祭祖扫墓 。 古往今来 , 我们中国人都有在清明节扫墓的习惯 , 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总会赶在清明节前回到家乡故土 , 为祖宗先人扫墓祭祀 。 在祭祀扫墓时 , 一般都是先给坟墓铲除杂草 , 添加一些新土 , 然后摆上供品 , 燃香祭奠 , 或烧些纸钱 , 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 , 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 , 比如磕头、作揖等等 , 向祖宗先人说一说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 , 后来又是如何妥善处理的 , 让先人不必惦念牵挂等等 , 表示对先人的关心和忆念 。
根据所在场所的不同 , 清明祭祖一般分为墓祭和祠堂祭两种 。 古代皇帝一般都会建立自己的祖祠 , 也称太庙;富贵人家大多也为祖先修筑祠堂 , 可以在祠堂里祭祀;但大多数老百姓还都是以墓祭为主 , 所以清明祭祀一般被称为扫墓 。
2、烧包袱
清明祭祖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 , 但有些家庭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 , 无法到墓地祭祀 , 所以就产生了一种因地制宜的办法——烧包袱 。 这是古代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 , 实在去不了墓地了 , 就在祠堂或者家宅正房摆设供案 , 或者到院子外面、家门口、路边、河边“烧包袱” , 包袱里面大多也是一些纸钱、冥币、金银箔纸叠成的元宝等等 。
3、拜“城隍爷”
在明、清、民国时期 , 老北京就有七八座城隍庙 , 香火很盛 , 城隍庙里供的就是“城隍爷” , 大家在清明节的时候去城隍庙烧香、祭拜 , 祈求风调雨顺、出入平安等等 。
清明有哪些习俗? 1.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 , 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 , 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 , 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 , 在包馅时 , 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
团坯制好后 , 将它们入笼蒸熟 , 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 , 这便大功告成了 。 青团子油绿如玉 , 糯韧绵软 , 清香扑鼻 , 吃起来甜而不腻 , 肥而不腴 。 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 正因为如此 , 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  
2.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 , 香脆精美 , 古时叫“寒具” 。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 , 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