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是脾胃虚弱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脾胃湿热的情况,但是每个人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 。 不过脾胃湿热对患者的影响是差不多的,只是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有的比较缓和有的则表现得非常强烈,例如,容易疲倦、上火、口腔溃疡等症状的发生,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得脾胃湿热呢?
文章插图
脾胃湿热的原因:
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 。 饮食不节易造成脾胃湿热,无节制的饮食是伤害脾胃的最多最常见的病因 。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 。 嗜酒、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洁的饮食,无规律的饮食均易伤及脾胃,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而食滞、湿阻、气滞日久均可化热 。 酒性本身即“气热而质湿”,气滞也是水湿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成极具生湿助热的特性,可见诸多饮食不节因素均可成为脾胃湿热证形成的病因 。
文章插图
(1)外邪入侵,体内出现外邪入侵的情况,很容易让湿邪进入到身体当中,入侵到脾胃部位,并且湿邪最容易伤害到的是脾脏,容易造成肠胃不适,导致湿热的情况出现,甚至会影响到肺部健康 。
(2)慢性胃炎,一些出现慢性胃炎或者是出现胃溃疡的患者,很容易会因为消化不足而造成食物堆积,造成脾胃湿热 。
(3)饮食不健康,饮食没有节制,这也是造成患者出现脾胃受损的常见原因,一些患者容易喝酒,或者是吃太多的食物,都会对脾胃造成伤害,造成气滞或者是食滞的状况 。
那么脾胃湿热有什么症状呢?
(1)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
(3)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4)口唇无血色,《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就是说,脾胃有问题会表现在口唇上 。
文章插图
如何调理脾胃湿热的症状呢?
脾胃湿热的调理当祛邪以消除病源,通过清热、解毒、利湿、温化、给邪以出路 。 由于湿邪郁滞于中、下二焦、故湿邪的去路在于通利小便,故祛湿利小便是治疗湿热的重要方法 。
治疗原则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方清中汤:方中黄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热盛便秘者,加银花、蒲公英、大黄、枳实;气滞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 。
(1)若湿热并重,腹痛痞满,呕吐不纳,舌白或黄,渴不引饮,大便泄泻,小便不利,或赤而短,舌苔黄滑者,治疗原则清热与燥湿并行,宜辛开清解法,可用王氏连朴饮 。
方药:厚朴、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方中黄连、栀子苦寒,清热泻火燥湿 。 厚朴、半夏、石菖蒲三药相配,苦温与辛温并用,辛苦开泄,燥湿化浊 。 半夏又有和胃止呕之功 。 豆豉宣郁透热 。 芦根清热生津 。 诸药配伍,为燥湿清热之良方 。
文章插图
【从中医角度分析脾胃湿热的原因、症状以及调理方法】(2)若脾胃湿热证、湿偏重证,拟清利湿热,宣畅气机,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 。 若寒热互结,干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
推荐阅读
- 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汗脚的原因
- 中医教你如何养血备孕 孕妇临产时期的保健要点
- 中医治疗脑出血的方法有哪些
- 历史地理知识|股市怎么开户,炒股从哪里开户
- 中医辨证小脑萎缩的病因病机
- 什么是空中瑜伽
- 中医运动养生有哪些内容
- APP知识|手机丢失怎么找回,怎么从qq查别人的位置
- 大雪节气食补可以从这四大方面出发
- 摄影知识|如何欣赏照片,欣赏照片可以从哪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