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正式到来, 未来一段时间将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 今日是头伏首日, 未来数天可根据自身体质, 适体适量吃点苦味食物养生保健 。
“初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 湿度大, 白昼时间长 。 在这种环境中, 人会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易出汗, 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 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爱喝清凉饮料, 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不能坚持锻炼身体 。 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 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 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 。
文章插图
但即使如此, 也不适宜大量进补 。 因为夏季多食稀食饮品, 胃消化液稀释, 消化功能减退, 此时进补, 难以消化, 还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畅 。 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 夏季进食会引起上火 。 夏季汗多, 代谢加快, 进补的养分也多浪费 。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 因为每逢伏天, 人的胃口就不好, 吃不下去东西, 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
伏日宜吃面, 北方有句俚语, 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 。 伏日吃面, 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 《魏氏春秋》上说, 何晏在“伏日食汤饼, 取巾拭汗, 面色皎然”, 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 而是自然白 。 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 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 名为辟恶 。 ”五月是恶月, 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 故也应“辟恶” 。 这是迷信说法 。 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 吃后出一身汗, 新粮营养丰富, 发汗可以驱病, 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 还可以吃过水面 。 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 拌上蒜泥, 浇上卤子, 不仅刺激食欲, 而且“败心火” 。
伏里还可以吃“炒面” 。 所谓炒面, 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 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 。 这种吃法汉代已有 。 唐宋时更为普遍, 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 然后再磨面食之 。 唐代医学家苏恭说, 炒面可“解烦热, 止泄, 实大肠” 。
三伏天里的冬病夏治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 夏治三伏行针忙”, 冬病夏治由来已久 。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 除了三伏贴, 还有三伏天扎针灸, 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 。 医生根据病人的病症不同, 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两种使用 。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 。 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 以及一些虚寒性的疾病, 如胃痛、关节炎、肾虚引起的腰痛 。
专家推荐两种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 三伏贴和三伏天拔火罐 。 之所以介绍这两种方法是因为它们具备4大优点: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 。 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需连续3年, 也就是3个疗程 。 为巩固疗效, 病人应于冬至日到医院复诊 。
“夏练三伏”好吗?
俗语说“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 。 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 。 现代医学证明, 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 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 可抵抗暑期对人体的伤害 。 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 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 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 百毒不侵” 。
但是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 医生提醒: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 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 或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 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 所以, 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避暑气微妙 。 当然, 也不能躲在有空调的家里不出门, 因为那样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更加下降 。 应当适当走出家门, 做些适当的运动为好 。 如游泳, 练太极拳或到避暑胜地去旅游等, 都会使盛夏生活过得很充实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
推荐阅读
- 健康知识|做完头发如何保养
- 健康知识|如何使头发长的更快,怎么让头发快速长长
- 健康知识|如何盘头发最简单漂亮视频,短发自己盘头发最简单的盘发视频
- 教你夏天如何健康喝菊花茶
- 健康知识|化疗后如何提高免疫力,化疗为什么会免疫力低下
- 健康知识|怎么拉伸小腿,小腿拉伸方法图解
- 如何应对妊娠咳嗽出血的情况
- 健康知识|怎样快速消肿眼睛,晚上哭的早晨如何快速消肿
- 如何盆栽苦瓜
- 健康知识|人的肾在哪个部位图片,如何分辨是腰疼还是肾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