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对肝硬化的见解

肝硬化在中医学中多属“症积”、“鼓胀”范畴 。 认为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受病而导致气滞、血痛、水蓄 。
黄疸日久、感染蛊毒、饮食不节、嗜酒过度等均可导致肝脾内伤 , 肝喜条达而主疏泄 , 肝失更泄 , 导致肝气郁结 , 横逆犯脾 , 使脾失健运 , 可形成肝那脾虚 。 又气为血帅 , 气行则血行 , 肝郁气滞 , 则血行不畅 , 使脉络瘀阻而形成症积 。 脾虚则不能输布津液 , 致水湿内停 , 腹部逐渐胀大而成鼓胀 。
肝脾长期受病 , 势必影响及肾 , 肾阳虚志则膀胱气化无权 , 水湿不行而使鼓胀日益加重 。 肾阴靳伤 , 则肝肾阴虚 , 虚火上炎 , 而耗血动血 , 甚则肝肾阴竭 , 而见神昏惊厥 。 总之肝硬化的早期多属肝脾的气滞和血劳;已见腹水形成 , 多属气血凝滞 , 阻于肝脾之脉络 , 水湿停滞不化 , 而呈“本虚标实”;至其末期 , 多累及于肾 , 而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的分别 , 或两者兼而有之 。
【中医上对肝硬化的见解】

中医上对肝硬化的见解

文章插图

肝硬化治疗的分期阶段:
一、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造成的肝硬化总以病邪为主 , 正邪斗争激烈 , 故应以祛邪为主 。 须指出的是.这里的邪与普通的邪完全不同.系指“毒邪”、“疫气” , 所以治疗的关键是解毒 。 但“见肝之精.知肝传脾 , 当先实脾” , 解毒勿伤脾胃 , 邪衰之后当顾正气 。 切忌一味祛邪 , 忽视后天 , 损伤正气 。
治疗原则疏肝清热 , 解毒利湿临床表现:谷丙转氪酶显著升高 , 症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步、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
二、“正气存内 ,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 其气必虚” 。 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 , 即整个疾病过程中 , “毒”和“虚”贯彻始终 。 因此 , 肝功正常、黄疸消退不能视为毒邪全除 , 此时只不过是以正气虚为主、毒邪衰为次而已 。 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虚软坚 , 同时勿忘解毒 。
中医上对肝硬化的见解

文章插图

方中参、草、姜、甲旨在扶正 , 柴胡、黄芩意在解毒;而牡蛎、茜草则是针对病理产物--症结(瘀血)软、化消解解毒时勿伤正气 , 扶正时勿恋毒邪;并要分清毒和虚孰轻孰重 , 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
治疗原则疏通气血 , 软坚消痞临床表现:肝硬化早期肝炎邪衰、气病及血 , 证见面色青黑不华 , 右胁作痛如针刺 , 尤以夜间为甚 , 或伴有腹胀 , 体乏无力 , 肝脾肿大 , 舌暗有瘀点或瘀斑 , 苔白 , 脉弦而涩者 。
三、病至肝硬化、肝炎晚期 , 正气衰惫 , 毒邪式微 , 疾病的关键已不是毒邪 , 而是正虚(这里是指阴虚)和病理产物--瘀血症块 。 因此 , 治疗的重点已由解毒为主变为以扶正和软坚活血为主 , 正如仲景所云“观其脉证 , 知犯何逆 , 随证治之 。 ”
治疗原则滋阴软坚 , 活血化瘀临床表现:肝硬化、慢性肝炎晚期 , 出现蛋白倒置;乙型肝炎“澳抗”阳性;亚急性肝坏死 , 而证见肝脾肿大疼痛 , 夜间加重 , 腹胀 , 口咽发干 , 面黑 , 或五心烦热 , 或低烧不退 , 舌红少苔、边有瘀斑 , 脉弦而细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