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 。 中医《素问直解》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 。 ”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要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阶段 。 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 。 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易疲劳等现象得到改善,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 诚如民间常讲“冬天进补,春天打虎” 。
以温肾填精为主
在冬令进补时要注意,应该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顺天时”、“察人情” 。 “顺天时”:冬季天寒,要侧重培补阳气;冬主收藏,应以温肾填精、血肉有情类的滋补药物为主 。 “察人情”:就是要结合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不同亏虚情况进行调养 。
冬令进补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膏方、食补,或者合适的中成药物进行调理 。 冬季以补阳为主,进补宜多选择滋腻的膏方和滋阴潜阳、热量较高又易于消化的膳食 。 食补营养价值虽高,而药补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作用较强 。 对于有明显虚弱症状或慢性病患者,还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补 。 如传统滋补中成药至宝三鞭丸,就是温肾填精、强腰壮骨、补益气血、益寿延年的代表方,相传由神医华佗之后华宏呈献给宋高宗,并流传至今 。 该药物由四十三味名贵中药材组成,包含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七宝美髯丹等著名成药处方精华 。 其中鹿茸、三鞭、海马、蛤蚧、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巴戟天等温补肾阳、健腰强骨;当归、白芍、地黄、麦冬、山茱萸、桑螵蛸、覆盆子、枸杞子、何首乌等滋阴生精、养血健脑;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使脾气健运,先天之本得以滋养;龙骨、远志、叶松香、菖蒲根等安神定志,怡养心神 。 诸药合用,使阴阳俱补、精气得充、命门得固 。 现代研究发现,至宝三鞭丸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力和耐力,改善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 此外,至宝三鞭丸中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其他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
冬令进补最佳时机和年龄
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中医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 《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 。 具体地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 。 当然,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前直至立春 。
至于进补开始的年龄,中医认为,一般男性宜从40岁、女性宜从35岁左右开始 。 《黄帝内经》记载: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肾气开始逐渐衰退 。 现代医学也表明,40岁是人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的界限 。 原发性心血管疾病多数在40岁后开始出现症状,并逐渐加重,如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动脉硬化患者年龄基本在40岁以上;又如退行性骨关节炎,临床发现X线片有改变通常在40岁以后 。 由此看来,40岁开始进补不仅适宜而且必要 。 此外,中医认为,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人,既能进补亦能受补 。
推荐阅读
- 秋令进补是良机
- 夏季进补之良汤——鸭肉汤
- 按摩也进补秋季正当时
- 秋季养生 科学进补
- 入秋进补 美食养身
- 秋季最佳进补方案
- 儿童进补的误区与危害
- 天热食“苦”胜似进补
- 春日秀发“进补”方案
- 妇女体弱进补要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