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阿尔卑斯山在哪里,内蒙古阿尔卑斯山羊( 六 )



但在2004年 , 瑞士有关部门的初步测量显示 , 阿尔卑斯山冰川厚度平均已减少了70厘米 , 2005年则平均减少了60厘米 。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 欧洲大陆冰川平均厚度消减了9.6米 。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的旅游胜地 , 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 , 为当地旅游业创收数百万美元 。 但如果积雪不断减少 , 势必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

历史概况:

阿尔卑斯山除了主山系外 , 还有四条支脉伸向中南欧各地:向西一条伸进伊比利亚半岛 , 称为比利牛斯山脉;向南一条为亚平宁山脉 , 它构成了亚平宁半岛的主脊;东南一条称迪纳拉山脉 , 它纵贯整个巴尔干半岛的西侧 , 并伸入地中海 , 经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岛直抵小亚细亚半岛;东北一条称喀尔巴阡山脉 , 它在东欧平原的南侧一连拐了两个大弯然后自保加利亚直临黑海之滨 。

大约1.5亿年以前 , 现在的阿尔卑斯山区还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 随后陆地逐渐隆起 , 形成了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 。 整个山区的地壳至今还不稳定 , 地震频繁 。 近百万年以来 , 欧洲经历了几次大冰期 , 阿尔卑斯山区形成了很典型的冰川地形 , 许多山峰岩石嶙峋 , 角峰尖锐 , 山区还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碛湖 。 直到现在 , 阿尔卑斯山脉中还有1000多条现代冰川 , 总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 , 比欧洲国家卢森堡还要大 。

植被:

阿尔卑斯山脉的植物呈带状分布 。 山地南坡 , 海拔800米以下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800~1800米为温带森林带 , 其下部为以山毛榉和冷杉为主的混交林带 , 上部为由云杉、冷杉、雪松等组成的针叶林;1800~2300米处 , 为森林上限;以上为高山草甸;再上则为裸露的岩石和终年积雪的山峰 。 夏天 , 这里气候凉爽 , 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冬天 , 这里又成了滑雪、观赏雪景的理想场所 。

气候:

在阿尔卑斯山区 , 因为四周有高山保护 , 越深的山谷越干燥 , 越高的山峰则有较多雨量 。 降雪量也是各地区不同 。 海拔700米的地区 , 有雪的日子每年约3个月;1800米地区 , 有雪的日子可达半年;2500米地区 , 有雪的日子可达10个月 , 2800米以上地区 , 则终年积雪 。 在冬天 , 阿尔卑斯山区经常阳光普照 , 而中部地方则相反 , 阴霾密布 。 故此冬天是旅游阿尔卑斯山的最佳季节 。

语言:瑞士有四种“国语” , 分别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一种鲜为人知的“语言活化石”列托罗马语 。 列托罗马语仅在瑞士东部阿尔卑斯山区的
格里松州几条山谷地区5万多居民中使用 , 而且还分成5种彼此互不相通的方言 。 多少个世纪以来 , 讲列托罗马语的人数越来越少 , 被列为“濒危语言” , 同时也受到瑞士各界的重点保护 , 顽强地在瑞士“大语言”的夹缝中保存了下来 , 被语言学界称为“语言活化石”当不为过 。
列托罗马语源于罗马帝国时代

格里松州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东麓 , 是瑞士地域面积最广 , 语言种类最复杂 , 但人口密度最小的州 , 全州只有18万人 。 该州的“正式语言”有德语(65%)、列托罗马语(17%)、意大利语(11%)、其他语言(7%) , 德语、意大利语、列托罗马语为本州“正式语言” 。

公元前15年 , 罗马帝国军团翻越阿尔卑斯山脉 , 横扫并征服了整个欧洲 。 当时 , 在包括今天瑞士格里松州、奥地利蒂洛和意大利伦巴地等地的列托凯尔特人操一种与罗马人所讲的拉丁语不同的方言 。 随着罗马帝国的统治和拉丁化 , 上述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 当地人不得不学习拉丁语 , 逐渐形成一种当地语与拉丁语混合的语言 , 这就是列托罗马语的源头 , 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