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经

又到秋高气爽的时节 , 但秋日天气的干燥和早晚温差的增加 , 使得它变成了疾病高发的时节 。 常见的有支气管炎、哮喘病复发 , 肠胃疾病增多、感冒等 。 因此 , 中老年朋友在秋季应注意养生保健 , 做到防病于未然 。

秋日治未病

燥为秋季的主气 , 称为“秋燥” 。 秋季属肺 , 故燥邪容易侵袭人体肺部 , 而肺所管的皮、毛、鼻、咽喉等器官都比较娇嫩易受燥邪而发生病变 , 出现脱发、皮肤干燥、鼻咽干痒等病症 。 肺重要的功能即掌管呼吸 , 当肺受燥邪所伤后 , 轻者胸闷气短、干咳少痰 , 重则出现哮喘、咯血等病症:肺与大肠常常相互影响 , 肺受燥邪伤了津液会导致肠道津液受损 , 出现大便干燥、便秘的症状 。
我国中医很早就提出了“未病先防”的理念 , 认为防病于未然比发病再治更重要 , 秋季治未病应以“养阴润燥、益气补肺”为原则 ,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预防 。

一、饮食宜甘淡 , 少辛多酸 。
古人有云:“厚味伤人无所知 , 能甘淡薄是吾师 。 三千功行从此始 , 淡食多补信有之 。 ”甘、淡结合的饮食 。 对健康是有益处的 。 甘味食物有生津的功效 , 而咸味饮食则易伤津 。 秋季气候干燥 , 应适当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藕、白萝卜、冬瓜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 , 既补脾胃 , 又能养肺润肠 。
所谓少辛 , 是指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 。 中医认为辛味能发表走散 , 少吃辛味 , 能温阳散寒:多吃辛味则会耗损肺气 , 因为肺气喜凉润而恶辛燥 。 中医认为 , 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 , 辛味散而酸味收 。 在秋季应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 , 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 如梨子、柠檬、苹果、橄榄、葡萄、枇杷、石榴、山楂、甘蔗、梅子等 。

二、睡眠宜早睡早起
根据秋季阳气收敛之特点 , 在起居方面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 宜“早卧早起 , 与鸡俱兴 。 ”早卧(大概晚上九、十点就可以入睡了) , 以顺应阴精之收藏;早起(大概早上六、七点起床) 。 以顺应阳气的舒展 。 过度熬夜只会伤津耗液 , 会加重秋燥病症 。

三、多参加户外运动
秋天是户外活动的黄金时节 , 可根据各自的体质、兴趣和爱好 。 积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 如练健身气功、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爬山、跳舞、做操等 。 这样 , 一方面 。 在户外(尤其是公园、树林)空气湿润度较高:另一方面 , 户外运动增强了人的抗燥能力 。 肺功能通过锻炼可以增强 , 则肺气能抵御燥邪的侵袭 。
此时 , 尤要注意耐寒锻炼 , 以增强机体适应秋凉的能力 。 但运动量必须适度 , 还需注意增减衣服 , 以及补充水分 , 切不可在运动前或运动后一下子喝很多 , 如果运动量较大 , 出汗过多 , 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 , 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 有条件的可以喝一些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 防止肌肉出现痉挛 。 如进行长跑锻炼 , 还要饮用适量的糖开水 , 以防低血糖 , 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

四、秋季音乐养生
古代音乐疗法即五音疗法 。 是根据中医传统的五音理论 , 运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音调的音乐来调治疾病的方法 。 《黄帝内经》首先把五音引入医学领域 。 将角、徵、宫、商、羽与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和五志(怒、喜、思、忧、恐)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等多方面内容 ,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相应地联系在一起 。 秋季以商音为主音 。 商音音调高亢、优美、悲切 , 具有宣发和肃降肺气之功 。 可使气机不畅的疾患如胸闷气紧、便秘等得到一定改善 。 另外 , 当情绪急躁容易发怒的情况下 , 可以听听商调的音乐起到安定情绪的作用 。 代表乐曲有《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小胡茄》 , 《金系》、《五音疗效音乐——商调》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