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老年人的智能手机 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 生活在当下会碰到哪些无形的墙壁( 二 )


在扫码时代,科技与伦理的冲突处处可见。王晓丹是济南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过去两年里,由于银行网点砍掉了近一半的人工柜台,改用智能柜台办理业务,教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柜台就成了她日常的主要工作。她不止一次被办业务的老人搞到“崩溃”:“动作总是跟不上指令,密码一遍遍地输错。”王晓丹说,老人们连最基本的ATM机都不愿意使用,总害怕“钱被盗”、“卡被吞”、“误操作”,宁可排上三四个小时队到柜台取钱。可是,他们在人工窗口办理业务太慢了,有的能花上近一小时,让后面排队的人不免心生抱怨。不过,看着这些行动迟缓、表达不清的老人,在智能柜台前紧张得像个犯错的小学生,王晓丹心里又不免阵阵酸楚。
“技术不等人。不想上车,只会越走越远。”“拿出跳广场舞的执着,就能学会用任何手机。”“如果为了老年人的便利而抛弃技术,转投劳动,会不会是一种资源浪费?”在网上,发出类似声音的人不在少数。也有很多网友认为,智能科技产品越来越多,但很少有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真正适合老年人的。年轻人普遍缺乏耐心给老年人“科学素养”,那些“半吊子”的老年人无法融入。消除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对我们社会伦理和对老年人价值取向的考验。
鼓励老人的点滴进步 领着他们迈入数字时代
在“后浪潮”时代,这样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老年人想要保持生活正常舒适的运转,学习一些简单的手机操作和网络常识是必然的。
济南是山东省率先进入中度老龄化的城市之一,目前济南市老龄人口已达130万人,占总人口的20.47%。日前,在济南森林公园内,采访人员随机街采了20位60岁以上的市民,他们中有8人使用的是老年机,剩下12人使用智能手机,但大多数人只会接打电话,有的甚至连微信都不会用。在这12位老人中,有8人认为“智能手机学不会”,4人认为“还在努力学习中”。那么,又该如何让他们尽快摆脱“边缘化”的处境?
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讲座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从2017年开始,山东老年大学开设了智能手机课,每年都有数百个名额在几分钟内被“抢走”。70岁的吴立是智能手机班的一名学生,他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认真记在笔记本上,回家后自己琢磨。如果他不理解,他会向他的儿子和孙子寻求建议。一学期下来,他熟练地学会了手机的日常操作:社交、娱乐、支付。当他进入七十岁时,他还学会了扮演Tik Tok,制作漂亮的文章,并在今年的直播中购物,这比大多数老人都更时尚。
在济南,也有一些社区开设了类似的培训课程。历下区甸柳第三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000多名,占社区总人数的20%。为了帮助老人跟上时代发展,社区连续多年开设了互联网培训班,教老人使用手机、电脑、摄影等基础操作。“老人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后期我们还准备开设一些进阶课程,比如如何玩抖音等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老年人需要培训课程,他们需要家人的陪伴。现在很多老人都面临着孩子给老人送电子产品,却“不管教不教就送”的问题。“很难教我妈妈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手机要从开关机键开始教。洗衣机怎么用,遥控器怎么调频道,已经讲了无数遍了。关键是刚教了半个小时,两天就忘了。说话太不耐烦了,起来也学不会……”赵的女儿忍不住倒苦水。但是时间长了,女儿还是对妈妈的进步感到欣慰:“她现在基本可以用微信语音聊天了,经常和我分享一些文章。我也很高兴看到她玩得开心。毕竟妈妈年纪大了,一切都要慢慢来,她受到鼓励和鼓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