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 AI四小龙穿越周期:黄金时代、集体困境、赛道突围


文/谢东霞
编辑/叶丽丽
“AI四小龙”进入了新的一波竞赛——上市。
近十年前,中国计算机视觉时代拉开序幕,随后师旷、商汤、从云、易图一起踏上了这条赛道。
如今,他们又几乎同时开始了上市的进程。
2020年10月20日,云从科技的上市工作又进了一步。媒体曝出其完成了章程备案,消息人士称可能最早在明年上半年上市。
不屑科技被曝冲刺科技创新板。
另外,依图在今年9月9日于上海证监局进行A股上市备案。
商汤虽然没有披露明确的上市计划,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公布。
AI市场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四小龙”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推进商业化。
如果上市成功,会有很多资金继续支持他们。
不过,从旷视此前冲击港股遇阻的情况来看,上市之路不一定那么好走。有传闻称是因为过高的估值造成了成交的压力。
高估值、高投入、盈利难是AI独角兽面临的集体困境。此外,投资市场不再青睐AI赛道,BAT巨头争相做生意。可以说AI独角兽们日子不好过。
重重压力下,AI四小龙正在急迫寻找新出路。
1.人工智能创业的黄金时代
2006年,18岁的印奇以680多分的高分,考入了清华自动化专业。
进入清华的印基成为姚班最早的学生之一,姚班由美国唯一获得图灵奖的中国科学家姚期智创建。
来到姚班后,印奇遇到了同样沉迷编程的疯狂极客唐文斌及杨沐,三人迅速成为了好友。
2007年,进入大二的殷琦开始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开始对人脸识别产生了依恋;当时,唐晓鸥已经在MSRA担任了3年的视觉计算组组长。
清华本科其间,印奇在MSRA前前后后实习了3年多时间,逐步认识到,一旦人脸识别的图像搜索技术有了关键的突破,会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于是有了他的创业想象。
2010年,清华毕业后,殷琦前往香港大学继续深造。他师从时任香港大学信息工程系主任的唐晓鸥。在香港大学的这一年里,殷琦的学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2011年,英格飞往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就在印奇去往曼哈顿学习的同时,已经拉着唐文斌和杨沐两位老同学创立了旷视,2011年10月,三人正式成立旷视科技,当时印奇便白天上课,晚上与唐文斌、杨沐进行电话会议。
同样在2011年,周西不是从云科技的创始人。他从美国回到重庆,与大学好友文浩一起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最大的人脸识别研究团队。
当年,中国科学院计划在西南地区筹建研究院,为了引进全球顶尖的科技人才,筹备人袁家虎三顾茅庐,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与周曦和他的老师“华人计算机视觉鼻祖”黄煦涛见面,最终将两人带回了中科院。
2014年,周曦和其团队讨论后决定成立人工智能公司,2015年4月,周曦带领一众好友出走中科院,正式成立云从科技。2014年,周西和他的团队经过讨论决定成立一家人工智能公司。2015年4月,周西带领一群朋友离开中科院,正式成立从云科技。
依图科技创始人朱珑的背景和经历与周曦很像,同样在名校留学。朱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统计学博士时,导师是计算机视觉教父、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弟子艾伦·尤尔。也在2011年,朱珑产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
回国后,朱思溢遇到了高中同学林辰唏,他正在为阿里巴巴云打造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计算平台天妃。完成“飞天”工作后,2012年9月,他们共同创立了易图科技。
2011年-2014年间,汤晓鸥一直在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研究深度学习。直到2014年迎来了重大突破,汤晓鸥团队的原创人脸识别算法,在LFW数据库上准确率达98.52%,实现首次超越人眼的识别能力,超越人眼的准确率,为机器识别带来了大规模应用地价值。随即,汤晓鸥宣布成立了商汤科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