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 AI四小龙穿越周期:黄金时代、集体困境、赛道突围( 三 )


第一步的商业化,让云从确定了从金融业务突围,并逐渐占据了国内银行业的大半市场份额,目前包括农行、建行、中行、交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云从产品。
在AI独角兽的光环下,四家公司融资额互高,估值互高,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融资竞争”。
商汤科技在2017年拿到4.2亿美元融资,创下当时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轮融资额记录,后又在第二年获得6.2亿美元融资,其估值超过45亿美金;而旷视科技同样在2017年至2018年两年内收获4.6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40亿美元。
从云科技和易图科技也在此期间持续募集资金。2018年,从云科技宣布获得10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同年,易图科技宣布两轮融资,获得3亿美元。
不过,资本的狂热也很快退却,2019年,AI赛道进入资本寒冬,AI四小龙要做的是寻找更多商业化落地场景,实现自我造血。
2.AI四小龙的集体困境
独角兽们的发展路上,巨头是绕不开的大山。
日益壮大的人工智能行业吸引了BAT等互联网巨头组建自己的团队,成立自己的AI R&D部门。百度率先提出All in,腾讯宣布All in。马云启动了NASA计划,创立了达摩院。
AI公司依靠纯算法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不少公司选择给大型厂商做供应商,依赖大厂积累的数据资源完成算法优化,当大厂明白过来数据的珍贵,开始自研算法,赶超AI算法公司并不难。
在德国电子展开幕式上,马云亲自展示刷脸买邮票,帮助宣传蚂蚁金服和迪法恩科技研发的“刷脸”系统。
如今,支付宝刷脸支付已经在多个场景下实现身份认证,不过蚂蚁金服在上个月发的声明中表示,公司刷脸系统早已不再与旷视科技合作,而是由蚂蚁金服独立研发。
旷视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和2018年,旷视和阿里在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关联交易分别是2064万元和2616万元,占据旷视当年相关业务营收的14.8%和15%。2019年,旷视科技和阿里的关联交易有所下降,下降幅度高达56%。
2018年12月,蚂蚁金服发布了轻量级刷脸支付产品“蜻蜓”,其中人脸识别认证得到了支付宝自有团队的支持。“蜻蜓”的推出直接将刷脸支付的接入成本降低了80%,因此这款刷脸支付产品迅速在各地区收银台落户。
一直与支付宝同步的腾讯,自然也不会在刷脸付上面产生落后,2019年3月,微信支付发布同类产品“青蛙”,算法也来自自家AI团队——优图实验室。在两家巨头的推动之下,支付宝和微信的刷脸支付迅速占据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两家支付巨头几乎已经完全占领了当地的生活。
而百度2018年将人脸技术全面开放在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上。关于商业化实践,百度在金融、安防等领域均有尝试,例如,和中国银联云闪付展开刷脸支付试点工作,携手南航在南阳姜营机场落地了“刷脸”登机项目。
去年9月,百度大脑宣布面向人脸识别的公共云服务日均呼叫量突破1亿,位居行业第一:人脸技术企业开发者13万人,合作伙伴1000余家,实际应用10万余个,收入同比增长300%。
巨头亲自下场,独角兽业务遭到分食,同时整个市场开始陷入资本寒冬,导致AI企业融资开始变难。
从中国投资研究院与崇启资本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白皮书》可以发现,2014-2018年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融资事件和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首次出现下滑。
2019年前三个季度总体融资规模仅为577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为1189亿,投资人对AI赛道的热情出现明显缩水。
一开始不断打破融资记录的“融资机器”商汤,两年没有新增资本,上一轮融资还停留在2018年9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