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杨晓光:奶奶做的炒盐豆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
奶奶做的炒盐豆
来自亿聪起名乡土文学社头条号
青未了|杨晓光:奶奶做的炒盐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乡土散文:奶奶做的炒盐豆
文:杨晓光
在老家昌黎县晒甲坨的方言系统中 , 盐精 , 指的不是精盐 , 而是就粥的菜 , 佐餐的“盐精” , 亦即作为主食伴侣的副食 。偶尔吃点好菜硬菜 , 那叫饭桌上有盐精味 。
【青未了|杨晓光:奶奶做的炒盐豆】我小时候挑食、厌食 , 奶奶为我的吃饭问题操了不少的心 。在那个家家生活都不富裕的年代 , 我家焉能例外 , 就粥的盐精无非咸菜瓜子豆瓣酱 , 除此之外哪还有其他佐餐菜 。奶奶把生产队分的不多的黄豆 , 经过分拣 , 好的留出来 , 给我炒盐豆 , 生豆芽 , 将那些破瓣豆 , 没长成的豆瘪子 , 用于做酱 , 或者换豆腐 。
遴选黄豆的方法 , 透着农家生活的智慧 。双手从布口袋里捧出黄豆 , 放在炕桌上摊平 , 将炕桌微微倾斜 , 饱满滚圆的豆粒便顺势落进簸箕 , 而桌面上留下的则是不饱满的豆子 。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竹筒倒豆子 , 好豆粕豆 , 立见分明 。
或许有人会问 , 炒盐豆不就是炒黄豆吗?对 , 是炒黄豆 。同时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对炒黄豆的深度加工 。我们看电影或者电视剧 , 每当出现林彪的镜头 , 就有吃炒黄豆的动作 。原来黄豆富含植物蛋白 ,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无法食用油荤的食物 , 就吸收不了蛋白质 , 而吃炒黄豆恰巧解决了这一问题 。但是艺术作品贵在创新 , 倘若千篇一律都这么表演吃黄豆 , 则难免落入俗套 。
炒黄豆 , 不能烧硬柴火 , 最好是麦鱼子或高粱叶子之类 , 慢火燎锅底即可 。将锅烧热 , 抓把黄豆撒进锅里 , 用锅铲不停地扒拉着豆子 , 当听到噼啪的爆裂声 , 也就到了七八成熟的火候 , 黄豆表面出现均匀的黑点 。这时撤掉柴火 , 利用锅的余温再烘烤一会就可以了 。炒豆必须熟透 , 黄豆不像花生那样生熟都可食用 , 生豆子的豆腥味 , 令人难以下咽 。
我们吃的炒盐豆 , 又叫焖盐豆 。事先要将大粒盐化成盐水 , 碗里再加一撮葱花 , 放半调羹荤油 , 把锅里滚烫的黄豆用铲刀铲进碗里 , 只听“滋啦”一声 , 马上冒出一股油烟 , 葱香油香混合着豆香 , 迎面而来都是扑鼻的香 。用小一号的碗扣起来 , 直等到不烫嘴即可食用了 。炒好的盐豆 , 浸入油盐 , 味道醇厚 , 夹一粒放进嘴里 , 咸滋滋、香喷喷的 , 越嚼越碎 , 越碎越香 , 别有风味 , 嚼在嘴里还想着碗里的 , 夹了一粒又一粒 , 越吃越想吃 , 越嚼越上瘾 。我感觉吃炒盐豆 , 与嗑葵花籽几乎如出一辙 。明明半碗豆 , 豆粒浸入盐水膨胀以后 , 能焖出一碗豆来 。
俗话说:“家趁万贯 , 不可盐豆下饭” 。意思是说 , 将盐豆当盐精就着吃饭 , 管不住嘴 , 会不知不觉多吃 , 天长日久 , 日积月累 , 会把家里吃穷的 。一般人家 , 盐豆是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碟下酒菜 。用筷子夹盐豆 , 一次只能夹一粒豆 , 吃起来出息 , 喝着酒说着话嚼着豆 , 一顿饭下来还能有剩 。
明明炒盐豆是待客的“万金油” , 为让我多吃饭 , 多摄取饮食营养 , 在少年时期长壮实长个子 , 健康地发育成长 , 奶奶竟然将乡下的贵菜作为我吃粥的盐精 , 佐餐的伴侣 , 足见奶奶的良苦用心 。奶奶炒盐豆时 , 我总要变着法截留一部分炒豆 , 让奶奶别全都泡进咸盐水里 , 求着奶奶留出一把来 , 我好装进衣兜当零食打零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