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以打造“中国芯·德州种”为目标,推进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丨一粒种子激活农业“芯”动力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德州市以打造“中国芯·德州种”为目标,推进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丨一粒种子激活农业“芯”动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希森集团工作人员在3万平方米的希森组培中心培育马铃薯脱毒苗(资料图)
近日 , 市农业农村局发布一组数据:2021年 ,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603.15万亩 , 较上一年增加5.1万亩;粮食产量761.6万吨 , 较上一年增加2.83万吨 , 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 。
“十八连丰”的背后 , 是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作为农业大市 , 近年来 , 德州紧紧围绕种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 , 以打造“中国芯·德州种”为目标 , 促进种业科技创新 , 初步构建起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 , 推进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 。
从无到有
培育审定140余个品种
2月5日 , 农历正月初五 , 71岁的刘俊升搭乘4个小时的飞机 , 从济南飞往三亚 。
刘俊升是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德州市良星种子研究所所长 。从2000年企业到三亚开展南繁育种 , 他在那里度过了22个春节 。“春节前后是玉米套袋、授粉的关键期 , 亲自下地才能熟悉材料 , 光看数据和报告育不出好品种 。”刘俊升说 。
20世纪80年代 , 刘俊升开始从事育种工作 。回忆起育种的初衷 , 刘俊升有些激动:“我这个年龄段的人 , 不少都尝过挨饿的滋味 。就想为乡亲们培育出高产的小麦种子 , 让大家不再挨饿 。”
作为农业的“芯片” , 种子的科研攻关意味着大量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周期 。“以小麦育种为例 , 从组合配制、世代选择到品系鉴定、比较试验 , 再到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 往往需要十几年 , 最终从成千上万个品系中才能选育出一个新品种 , 成功率极低 。”刘俊升说 , 为了育种 , 公司每年投入经费少则四五十万元 , 多则上百万元 。最困难时 , 他甚至变卖了家里唯一的住房 , 一家4口挤在公司的简易房里 。
功夫不负有心人 。凭着一股韧劲 , 历时8年 , 刘俊升带领团队于2005年培育出“良星99” , 最高亩产达750公斤 , 较一般小麦每亩增产100至150公斤 。“良星99”当时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小麦品种审定试验对照品种 , 是全国第一个由民企育成的国家标准对照品种 , 标志着良星种业的小麦育种水平国内领先 。
“公司目前累计投入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 , 先后有6个小麦品种、4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 。”刘俊升说 , 其中 , “良星66”因广适性强成为横跨3个生态区的双国审小麦品种;“良星77”被誉为山东省最适合机械收获的“矮秆大穗不倒伏品种” 。
和刘俊升一样 , 宁津县德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峰在育种这条路上坚守了近20年 。
德发种业成立于2004年 , 其前身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的下属企业 , 致力于玉米、小麦新品种的研发、繁育、推广工作 。谈到那时的种子市场 , 他感触颇深:“没有自己的品种 , 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 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
董峰坦言 , 企业成立初期 , 玉米育种已是德发种业的优势所在 , 但小麦育种尚处于空白 。意识到品种的重要性 , 企业开始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以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东源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为技术依托 , 研发德发系列玉米新品种;另一方面 , 董峰和他的研发团队开始在各地收集育种材料 , 搞起了小麦育种 。
经过长达12年的努力 , 企业自主研发的“华麦158”在2020年通过国审 , 实现了小麦育种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企业也从最初经营玉米品种 , 到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育种研发布局 , 先后有4个小麦品种、10余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 。德发系列小麦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亩 , 为农户增收10亿元;德发系列玉米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 , 为农户增收16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