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时黄疸的产生原因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应了解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胆红素主要源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 。衰老的红细胞破解后释放出血红蛋白,进而分解出血红素,血红素被氧化分解成胆绿素,进而还原成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进入血液后被运输到肝脏 , 被肝脏转化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又称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由肝脏分泌随胆汁排入肠腔,进而分解成胆素原,并进一步氧化成尿胆素,其中大部分从粪便中排出,形成粪便的颜色,小部分尿胆素进入血液后由肾脏从尿中排出 , 形成小便的颜色 。
肝炎时肝细胞发生水肿、坏死,使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头置谂判构δ芫⑸煌潭鹊恼习?。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不能被有效清除而升高;转化胆红素的能力下降造成游离胆红素升高;肿胀的肝细胞压迫毛细胆管造成毛细胆管阻塞使部分结合胆红素排泄不畅而反流入血,造成血中的直接胆红素也升高;通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的尿胆素原通过损伤的肝脏进入血液循环,从尿中排出也增多,使得尿的颜色加深 。总之,体内的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增高,把皮肤黏膜和巩膜染成黄色,形成肝细胞性黄疸 。
推荐阅读
- 按病程及肝脏的损害程度乙型肝炎会出现哪些发病类型?
- 什么是“异型慢性乙型肝炎”?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 乙肝病毒感染者结婚时的预防措施
- 怀孕后一定要左侧卧位么?
- 乙型肝炎在我国和世界的流行情况如何
- 乙肝患者四季养肝要则
- 孕期吃不下东西怎么缓解
- 孕妇多长时间能感觉到胎动
- 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