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异位症不孕怎么办
文章插图
文章目录 内膜异位症不孕怎么办1、内膜异位症不孕怎么治疗1.1、药物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原则为抑制卵巢周期性内分泌刺激,减缓症状,治疗方法有假孕疗法和假绝经疗法 。
假孕疗法:指长期大剂量服用避孕激素药物,使月经停止来潮,子宫内膜发生类似妊娠的反应 。常见的避孕激素药物有安宫黄体酮、普维拉、内美通等,用法为口服,用量可查看说明书 。若持续服用药物六个月,病人症状会明显减轻,且异位内膜发生萎缩,达到抑制内分泌刺激的治疗目的 。
假绝经疗法:常用药物有丹那唑、戈舍瑞林,这两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不适宜长期使用 。使用时,病人要先咨询医生,若适用,可口服药物或皮下注射药物,每一个月一次 。用药后,卵巢内分泌刺激功能得以抑制,疾病症状有所减轻 。
1.2、手术治疗
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因为在直视下可以基本上明确病灶范围和性质,对解除疼痛,促进生育功能效果较好,疗程短尤其对重症者,纤维化多,粘连紧密,药物不易奏效 。较大卵巢内膜样囊肿,药物治疗无效,手术尚有可能保留有效卵巢组织 。手术可分为保守性手术,半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3种 。
2、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中药偏方2.1、镇痛汤
方药:党参2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三七粉3克 。
主治:适用于外在行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 。用法:以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 。月经期加琥珀粉1克,平时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 。
2.2、易位复原汤
方药:赤芍15克,党参15克,川楝子15克,延胡索10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小茴香6克,主治: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 。
用法:以水煎服,每天1剂 。
2.3、痛经效验汤
方药:红藤l5克,败酱草l5克,煅牡蛎15克,夏枯草10克,柴胡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10克,制香附10克,失笑散9克,广木香6克 。
主治:主治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 。
用法:每天1剂,以水煎,分2次服,经前l周及月经期服 。
3、内膜异位症不孕的食疗方3.1、黑豆红花饮
黑豆、红糖各30克及红花6克同入锅,加水2升,煮沸10分钟后取汁 。10~20毫升欣,代茶饮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
3.2、鲫鱼汤
血竭、乳香各10克装入鲫鱼1尾之鱼腹,加水500毫升煮汤,服汤食肉 。1次/日,连服3~5日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
3.3、阳起石牛肾粥
阳起石30克用纱布包裹,加水1.5升煎1小时,取澄清煎液,入牛肾1个、大米50克、适量水,如常法煮粥,粥熟后入油盐及调料食 。1次/日 。主治阳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
3.4、木耳汤
黑木耳15克、红糖适量共加水500毫升煮烂食 。分2次服,1剂/日 。主治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
3.5、荔枝核饮
荔枝核、首香各30克炒黑,研细末 。服3克/次,温酒送下 。经前3日开始服,2次/日,服至经净 。主治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
内膜异位症不孕怎么调理规律起居,早晨6点到7点就可以起床了,晚上10到11点也该入睡 。有午睡习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午睡时间不宜超过半个小时 。
性生活的频率不要过高 。我们都知道性生活会使男性的前列腺充血,同样也会使女性盆腔充血,这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恢复极为不利,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怎么办--尽量控制性生活的频率 。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来说,每天保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是必要的,每天坚持慢跑,或者练习太极拳等方式,对于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免疫力,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
内膜异位症不孕要注意什么1、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应忌一切寒凉食品 。行经前后,尤须注意进食过热的汤、菜,生冷食物均属禁忌 。肥厚油腻,易于滞瘀,少食为好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清淡疏利之品较为适宜 。
2、多食用补虚益气食品 。可以助气行血,能有缓解疼痛之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气血虚少者尤为适宜 。
3、油菜、荠菜、苋菜、海带、黄瓜、丝瓜、冬瓜、茄子、韭白、竹笋、莲藕均属凉性,在月经前后少食为好,尤不可生食 。葱白除风散寒,疏通肝经,食之有益 。木耳有和血之功,亦可多食 。水果多为生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前后亦宜避免 。
4、酸涩收敛之品,易导致瘀气滞血,应予避免 。辛温发散,利于行通,可食:但不宜过多,因辛辣刺激过甚,疼痛亦会加重 。
【内膜异位症不孕怎么办】
推荐阅读
- 嗜睡症有哪些危害,4个妙招严防嗜睡
- 高度警惕 身体这些小症状是疾病信号
- 更年期为什么会诱发干眼症
- 卵巢早衰人虚弱,八大症状预示着卵巢早衰
- 试管移植12天测到,分享移植后症状和注意事项
- 白带黑色正常吗 白带异常有8大症状
- 妇科癌症95%都有信号,最容易被忽视的五个先兆症状!女性有必要了解!
- 冬季养生进补要对症
- 肾病的症状有哪些 出现10个常见信号要警惕
- 中耳炎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