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中暑 中暑怎么办

夏季由于天气热、湿气重,加上频繁进出空调房间,容易因温差大而诱发夏季暑湿感冒,出现怕冷、头痛、喉咙痛、咳嗽、恶心、腹泻等症状,可喝添加紫苏、薄荷、藿香、金银花等药材的茶饮来缓解不适 。除此之外,还需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预防 。
暑湿的预防: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
中暑的现场急救与一般处理
现场急救
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 。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 。重者,除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同时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严重者应即送医院救治 。
【怎么预防中暑 中暑怎么办】一般处理
对一般中暑病人应改善环境,给予含盐饮料,以及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丸 。对重症中暑病人应采取以下措施:
1、物理降温:可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安放冰袋,并用50%酒精擦浴 。
2、药物降温:氯丙嗪、非那根各25毫克,加生理盐水500毫升,静脉滴注 。1~2小时滴完,3小时后可重复使用 。如效果不好,可加用10毫克地塞米松 。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日入水量需达3000毫升 。
4、有循环衰竭时,应早期加用毛地黄药物 。
5、有脑水肿时,及时应用脱水剂 。重要的是加强宣传,大力提倡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发生中暑 。
夏天来了之后,很多人会出现中暑的情况,尤其是在户外工作的人们,经常会中暑晕倒 。中暑按照病情的严重情况可以分为轻症、重症,那么,中医治疗中暑的方法有哪些呢?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中医治疗中暑的穴位按摩疗法 。
怎么预防中暑?4招减少中暑可能性
1、出行躲避烈日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
3、饮食
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
中暑的中医治疗方法:
1、轻度疗法
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治法:取督脉、手厥阴、阳明经穴为主 。针刺用泻法,以泄热祛暑;处方:大椎、内关、曲池、委中;方义:大椎泻全身之热;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曲池清热要穴;内关清热泄三焦火 。
2、重度疗法
主证:先头痛,烦渴,呼吸喘息,继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脉沉而无力;治法:取督脉经穴为主 。针刺用泻法,以开窍、泄热、祛暑;处方:水沟、百会、十宣、曲泽、委中;方义:神志昏迷,取水沟、百会以开窍醒神;曲泽为心包经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热;十宣放血以开窍苏厥 。
3、其他疗法
刮痧疗法:适用于中暑轻证,用光滑平整的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胸窝及腘窝等处,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