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献上的陶瓷分类

西方文献上的陶瓷分类在西方对于“瓷”字的使用很晚,而且也比较含混 。例如日本平安朝时代(约当我国中唐至南宋时期,公元794~1192年)的《和名抄》一书内曾有所谓“土师器”(即瓦器)与“须惠器”(即陶器)的名称 。而在《东大寺古文字》内关于造佛所作物帐的断简中,才正式看到有关瓷器的制造 。另在《日本后纪》一书的“弘仁六年正月”条内,也有所谓“造瓷器生”的记载 。虽可说明当时已在尾张国山田郡(即今日本产瓷区的濑户附近)地方有人能造“瓷器”,然而决非今天所说的瓷器,只是借用了我国的“瓷”字,这一点是肯定的 。因为日本原无“瓷”字,而是从中国传去的 。而且未见实物,无从得知真象,仅能作为日本当时已有“瓷器”的旁证 。
至于在西方最初使用Porcelain(瓷器)这一名词的是意人马可波罗(MarcoPolo) 。据说他来元朝时曾见到过我国制作的一种瓷器,大为惊奇,因而使用了Porcelain这一美如贝壳的别称 。关于它的语源,据清初曾到过景德镇的法人但特喀尔(LePere dEntrecolles)考证,不似中国发音而是由葡萄牙人传去的 。但在葡语中Porcellana一词原是碗、钵之意 。又据日人小林太市郎考证,Porcellana一词在当时的欧洲,多被人们误解是由中国话转化而成 。甚至在十七世纪末期的法国巴黎市民间,还流传着“是由发明瓷器的中国人名转化而成”的无稽之谈 。此外,根据西方学者们对于Porcellana的解释,则有如下几种说法:
1、法人拉波尔德(Laborde)认为是从拉丁语Porca的Porcella转化而成 。这一名词在中世纪系指“真珠母”而言 。
2、《马可波罗》一书的英译者马斯丁(Marsden)认为是意大利语Porco. Porcellana转化而成 。原是指“子安贝”而言,以后才用来作为瓷器的专称 。
其它还有不少说法 。总之,原是拉丁语系的名词,系指真珠母、贝壳、或玛瑙、玉髓之类而言 。到十三、十四世纪以后,才逐渐用作欧洲流传的中国瓷器专称 。这主要是由于所指器物的外观十分类似之故 。但也并未谈及它的透明度 。这一名称由于当时在欧洲很少有人知道,所以一般未见使用 。直到十五世纪,即我国时代中期,中国瓷器大量输入之后,终于普遍使用了Porcellana或Porcelaine这个名称 。而在西方世界迟至十八世纪,即我国清代中期,尚未见生产白胎陶瓷器,都是色胎之物 。因此对于其中坚如石质一般的器物特地名之为Stoneware(石器) 。这个名词曾在十九世纪初传去日本(明治时期,约当我国清末时期),并且依照日制汉字的方式又造出了“炻器”的专称 。对于它,在发音和含义上很容易同“石器”混淆不清,日本国内有些陶瓷学者中间早已提出过非议 。只是由于沿用日久一时尚难改变,我国某些书中还在继续引用 。但是也有些书内已经使用了“缸器”或“砂器”之类的合乎中国习惯的固有名称 。例如:《怀仁县新志》(明万历二十九年序,清代版本)卷四“风俗、货类”项内曾有“磁器、沙器、缸瓦器”的记载;近人叶麟趾的《古今中外陶瓷汇编》(1934年版)以及汪番译、近藤清治的《陶瓷及耐火物料工业》(1951年版)等专著内也使用过“缸器”这一名称 。而近些年来在我国考古工作者中间又出现了所谓“釉陶”、半瓷半陶”或“原始瓷器”之类的专称,也多是指的这类器物 。
值得研究的是,中外文献里常常看到的“磁”(或作“瓷 ”、“石慈”)字 。它在一般概念上似乎与“瓷”相通,而且所谓“磁器”与“瓷器”现在已成了同义语 。而古人的理解却不尽然 。如清人蓝浦在《景德镇匋录》(卷八)中曾引用唐秉钧的《唐氏肆考》时一段话,并且加以评论说:“磁、瓷字不可通 。瓷,乃陶之坚致者,其土埴壤 。磁,实石,名出古邯郸地 。今磁州有陶,以磁石制泥为坯烧成,故曰‘磁器’,非是处陶瓷皆称‘磁’也 。闻景德镇俗概从“磁”字书称,余所见商估亦多以‘瓷’为‘磁’,真可一噱 。磁州今尚烧造 。”
如此看来,“磁”与“瓷”并不相通,而是借用 。若按一般人的理解,单讲“磁”字,恐怕仍偏重于具有吸铁力的意思 。例如磁力、磁气、磁石、磁铁、磁针、磁场、磁化…… 。在古代文献里,也往往将“磁石”与“磁器”相提并论 。如《新唐书》内就曾有关于“邢州土贡磁器”与“惠州(磁州)土贡磁石”的记叙(见《新唐书》志二十九、地理三) 。而唐代字典—《一切经音义》中关于“磁石”的解释是“谓吸铁者也”,并且明确指出“《说文》无磁字” 。可见古今的理解是一致的 。
在西方近代研究中国陶瓷的分类法中,还有按其性质、形状、色彩、技法、纹饰等加以划分的更为古老的方法 。如早在1874年左右,英国教育部科学工艺局就曾按照这个分类法出版过一部题为《弗兰克所藏东方陶瓷目录》的名著 。据目前所知,这大概是欧洲最早的一本有关中国古陶瓷分类的专书了 。以此作为基础,后来虽经过不少专家和收藏家之手不断加以补充修订,然而始终未见找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陶瓷分类法 。直至今日,仍旧停留在各有所本,互不相通的混乱状态 。
【西方文献上的陶瓷分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