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应防病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转凉,是发病较多的时节,那么夏秋之交应预防哪些疾病的发生呢?
1.感冒:由于秋季气候忽热忽凉,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 。因此,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已感冒者可用连根葱烧豆腐吃,效果极佳 。
2.气管炎: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它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且适应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 。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 。故应避免与过敏因素接触 。另外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要改善居室环境,空气要流通新鲜,没有烟尘污染 。
3.胃病复发: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所致 。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 。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
4.关节炎:时入秋季,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 。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有关节炎症病史者,可选食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可祛风通络、化湿止痛,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痛发作有积极治疗作用 。
5.秋雨病:秋天下雨,气压低,湿度大,可对人的血压、血沉、尿量等产生影响,使有些人出现沮丧、抑郁情绪 。湿度大的天气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会大大增加人体患伤寒、痢疾、各种消化系统及皮肤病的机会 。克服秋雨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是加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根据天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
6.皮肤感染:秋季,皮肤易被病源寄生虫和蚊虫叮咬,出现红肿且奇痒,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疮(疹)等 。所以,被蚊虫叮咬之后切不可抓搔,可涂抹风油精、清凉油消肿止痒 。
7.肺炎秋燥症:入秋时节,因湿度降低而出现秋燥 。而秋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部分是肺部 。因此,应积极加强锻炼,增强肺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饮食方面调养也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应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萝卜等,以增强肺部的水分 。
【夏秋之交应防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