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茶树的人工栽培 , 是茶叶生产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次飞跃 。如果说茶树的栽培是由于茶被人们用作饮料以后的事情 , 那么 , 茶之成为一种普遍的饮料和专业生产 , 则是茶树为人们栽培以后历史发展的结果 。采集野生茶叶 , 受到野生茶树分布和资源的严格限制 , 栽培茶树以后 , 人们就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 , 把茶树引种到一切适于种茶的任何地方 , 从而赢得发展茶叶生产的某种主动 。关于茶树栽培技术对茶叶生产、茶业以至整个茶叶文化的意义和重要 , 是人所共知的 。但是 , 可惜我们的古人 , 在我国的古代特别是上古的文献中 , 并没有因为重要而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资料 。所以 , 本文对我国茶树栽培早期的历史受史料的限制 , 不得不作些推测 。
(一)茶树栽培之始和最早的栽培技术 记载茶树栽培技术的发生、发展 , 是和饮茶的需要与制茶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 相互促进的 。我国饮茶 , 大概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尝试栽培茶树 , 可能也出现在随后的原始时期① 。
在原始阶段 , 提出栽培茶树的希望是容易的 , 但从试种到成功地把茶树培育为一种作物 , 关山迢递 , 倒可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因为对原始人来说 , 他们试种茶树 , 开始只能是蹈常袭故 , 其结果 , 往往是使他们的试种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 , 一人一次的失败 , 不可能框束其他人或后人对栽培茶树的强烈希望;可能在这种偶然情况下 , 人们的实践 , 最后终于取得了栽培多年生茶树的经验 。掠夺经营的原始农业 , 往往是通过搬迁住所的办法 , 来解决他们种植与地力枯竭的矛盾的 。在一次他们试验播下茶种以后 , 又适巧遇到迁移 , 使他们播种的茶苗 , 免遭了毁灭性的采摘 。几年后当他们路过旧址 , 发现他们播种的茶树生长十分茂盛时 , 便悟出了幼龄茶树不宜滥采的重要 , 从他们过去失败的教训中 , 摸索出了栽培茶树的原始方法 。上述假设不错的话 , 我国是在原始末期就掌握了栽培茶树的简单经验 。但在原始乃至整个奴隶制社会阶段 , 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 , 茶树的栽培 , 最多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消费和作为野生采集的补充 , 所以 , 它始终是闭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 。到了也只有等到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 特别是在茶叶的加工制造采用了铁锅以后 , 由于制茶能力和茶叶质量的提高 , 随着饮茶人数和社会对茶叶需要的日益增加 , 茶树栽培 , 才作为一桩新的生产事业迅速向外传播开来 。
上述推论 , 没有任何文字的直接记载 , 主要是根据有关传说及考古和民族学资料所作的可能推测 。这一茶树栽培的发生和最初发展情况 , 我国古籍虽然未能为其提供直接的论据 , 但它记载的早期茶叶史料所反映的奇怪现象 , 倒可作为上述推论的某种印证 。秦汉以前 , 我国古籍中关于茶的记载很少 , 有也是一字半句 , 对当时的茶业 , 根本看不出什么眉目 。可是到西汉王褒《僮约》 , 可以说是豁然开朗 , 所记“武阳买荼” , “烹荼尽具” , 一下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四川茶业生气盎然的情景 。我国早期茶叶史料这种断缺又突乎其来兴盛的这种情况 , 与我们上面所说的我国茶业最初长期局限在边陲一隅 , 秦汉时随封建经济的发展首先在四川兴起的论点 , 是互可印合的 。
我国古籍对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 , 一般都是晚于现实 , 低于现实的 , 从它们的产生到见诸记载 , 往往要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所以 , 古籍中关于某项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 , 并不是这项技术形成和产生的最早年代;它不是源 , 而是流 , 可以也只能作为当时社会所达到的水平的一种根据 。
三国以前 , 我国古籍中没有任何茶作知识和栽培技术的记载 。如果把对茶树外部形态的认识 , 也可纳入茶树栽培技术知识的范畴的话 , 那么 , 我国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 , 可上溯到西晋的《广志》 。广义地说 , 我国古籍对茶作技术知识的记载 , 是从描述茶树的形态特征开始的 。但是 , 可能是因为我国古代种茶人没有文化 , 文化人不谙种茶 , 古籍中最初对于茶树形态的记载 , 从西晋开始 , 一直到唐朝陆羽《茶经》才叙说完整 。这里 , 不妨将这方面的资料摘录于下 。
①《广志》(西晋郭义恭著 , 原书佚):“茶 , 丛生”;②东晋郭璞《尔雅》苦荼注:“树小如子 , 冬生叶 , 可煮作羹饮”;③桐君录》(原书佚 , 约成书于5世纪):“茶花状似子 , 其色稍白”;④《述异记》(传说为梁天监时任 。著):“巴东有真香茗 , 其花白色如蔷薇”;⑤《魏王花木志》(据考 , 可能是后魏元欣撰 , 原书佚):“茶 , 叶似子 , 可煮为饮”;⑥《茶经》(唐陆羽撰):“茶者 , 南方之嘉木也 , 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 伐而掇之 。其树如瓜芦 , 叶如子 , 花如白蔷薇实如--揲担?ト缍∠悖??绾?摇!?引述上刊史料 , 不在指出我国古籍最初对茶树认识的迟缓发展过程 , 而主要在于说明陆羽及其《茶经》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 。因为 , 《茶经》从整体说到局部 , 从花叶一直说到种子、根、茎 , 完成了前代许多学者四五个世纪要说而没有说完整的茶树形态问题 。
陆羽《茶经》在茶叶科学技术上的贡献还不只这些 , 此外 , 它还对茶树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栽制技术和饮用方法 , 也都作了最早的记载 。但关于茶树的栽培 , 陆羽只说“法如种瓜” 。可惜太简单了 。我国茶树栽培的具体记载 , 首先见于唐末五代之间的《四时纂要》 。《四时纂要》说 , “种茶:二月中 , 于树下或北阴之地 , 开坎 , 圆三尺 , 深一尺 , 熟敝?嗪屯痢C靠又至?呤?颗子 , 盖土厚一寸强 , 任生草不得耘 。相去二尺种一方 , 旱即以米泔浇 。此物畏日 , 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 。二年外方可耘治 , 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恚ㄛ眨┲?徊娌豢商?啵?指?酃室病4蟾?宜山中带坡峻 , 若于平地 , 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 。水浸根必死 。三年后每科收茶八两 , 每亩计二百四十科 , 计收茶一百二十斤 。茶未成开(时) , 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穄等 。”“收茶子:熟时收取 , 子和湿沙土拌 , 笸笼盛之 , 穰草盖 , 不尔即乃冻不生 。至二月出种之 。”
显而易见 , 《四时纂要》所说的这些内容 , 基本是唐朝后期群众栽培茶树经验的记录 , 陆羽《茶经》 , 加上后来《四时纂要》记载的有关内容 ,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朝茶作学说和栽培技术的实际情况 。
有人根据上述一些现象 , 认为“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 , 到唐朝经陆羽的倡导 , 才开始纷纷种植茶树 , 才有茶树栽培法的记载 。”这显然是反因为果 。不错 , 唐以前的确未见茶树栽培的记载 , 栽培茶树的方法最初是见之于《茶经》 。但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 , 不等于唐朝以前就不会栽培茶树和不存在栽培技术 。另外 , 恰恰相反 , 不是陆羽的倡导群众才纷纷种茶的 , 而倒是唐朝茶业的发展 , 由于社会和生产的需要 , 才促使陆羽编纂《茶经》的 。当然 , 这样说 , 决不是否认陆羽及其《茶经》在当时和之后对促进我国茶叶生产发展上的巨大作用 。
唐以前有茶树栽培 , 那为什么我国古籍中直到陆羽时才有具体栽培方法记载呢?这可能主要是由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决定的 。在唐以前 ,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新的茶区 , 茶园面积有限 , 茶叶生产只能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交流自给 , 这时北方除少数统治阶级以外 , 尚不知道饮茶 , 南方一些文人虽都嗜茶 , 但当时社会还不存在引起他们关心生产技术的前提 , 所以无人搜录 。到了唐朝 , 特别是开元年间因北方大兴禅教 , 晚上坐禅不睡、不吃 , 只准喝茶 , 饮茶的习惯才迅速在北方流传 。随着北方对茶叶需要量的不断增加 , 南方的茶叶生产也日甚一日地扩大 , 在这种饮茶、种茶大发展的形势之下 , 社会需要有关茶叶的知识 , 生产希望有具体的栽培记载 , 陆羽适应形势的需要 , 撰写了《茶经》;出于同样的情况 , 韩鄂把茶树栽培作为一项重要生产技术 , 编进了他的《四时纂要》 。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这个高级阶段以前 , 所保持的仍是手工生产与原始技术 , 这种技术的进步纯粹是自发的 , 极端缓慢的 。”①根据列宁所说的这一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 , 可以明显看出 , 唐朝记述的茶树栽培技术 , 绝不是唐朝某个人或一个短期内一蹴而就的创造 , 而是对前人在这方面的智慧和劳动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
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进步尽管缓慢 , 但每隔一段时间以后 , 在栽培技术的某些方面 , 总还是有所突破和发展的 。
如宋朝在茶叶采摘和茶园除草方面 , 就较《茶经》和《四时纂要》的记载 , 更加具体并有所发展;明朝前期 , 主要在茶园的经营管理方面 , 后期 , 突出在茶树育苗和修剪方面 , 又较过去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和创造;清朝 , 可能由于贸易对名贵茶叶的特需 , 又在花卉无性繁殖的基础上 , 创造出了茶树的压条繁殖法 。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 , 就是这样不断汇集劳动人民的一点一滴的创造 , 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向前发展的 。
推荐阅读
- 立遗嘱的方法有哪些
- 520在古代什么意思
- 云南茶叶前史
- 古代城墙都是绕城一圈吗
- 古代的这些婚前性教育 你知道吗
- 古代四大美女
- 王瑞元:茶叶籽制油 营养丰富
- 蒙古族茶文化
- 各地赏月的习俗来源-赏月的注意事项
- 关于普洱茶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