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养生 , 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 对于中国人来说 , 养生不仅是社会现象 , 同样也是历史的传统 。?很多现代人所谓的“养生”“健康” , 其实是走进了一个误区 , 是片面的 。所谓养生 , 是颐养生命 , 但是多数人的养生知识是养身体而已 。我们说的健康 , 其实是两个概念 , 一个是健 , 指的是身体;一个是康 , 指的是心灵 。很多人过于注重身体的完善和保护 , 而忽略了心灵的升华 。现在的书业是一样 , 所谓注重饮食 , 注重调养等等都是只关注身体 , 而不关注心灵 。对于身体的保护太过小心 , 对于生命的完美和传递完全没有涉及 。?这样一个状态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过于注重身体 , 小心翼翼 , 稍有不对就怕得不行 , 结果本来不是什么大事 , 自己把自己先吓坏了 。?养生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养生书鱼龙混杂 , 有些书本来就是胡编乱造的 , 可是读者没有辨别的能力 , 或者根本就没想着去辨别 , 糊里糊涂地按照书里教的去做 , 结果小病变成大病 , 反而更严重了 。我们注重健康 , 注重养生 , 这固然是个好事 , 但是最起码应该先学会怎样做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刻意养生导致过度养生温长路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前一段时期的养生书热 , 说明我国大众生活水平提高之后 , 养生需求的迅猛增长 , 但中医不提倡刻意养生 , 也没有必要刻意养生 。?自然养生 , 适合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和国情 。其中最重要的 , 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 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情况 , 来不断调理、完善 。?刻意养生势必造成过度养生 , 什么事情都有个度 , 一旦过度就会产生新的疾病 , 也许会给国家医疗体制增加新负担 。养生书市场并没有出版界想象得那么大 , 在大家的养生消费观理性化之后 , 对基本原则方法掌握之后 , 养生书市场有一定的收缩是正常的 。维持健康要做到尽量平衡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教授?中医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 关键看你是平衡还是失衡 。如果人处在身心都很平衡的状态 , 那就是健康 , 如果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 , 那就是疾病 。因此 , 人要维持健康 , 在各个方面都要做到尽量平衡 。?我每天要喝几大杯普洱茶 , 普洱茶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茶 , 但是长期喝茶容易带来一个问题 , 会导致体内一部分钙流失 , 所以 , 常喝茶的人可以跟牛奶或酸奶搭配着喝 。?普洱茶一方面能帮助消化 , 另外还可以促进糖代谢和血脂代谢 , 可以帮助预防“三高” , 清除体内废物 。老百姓学养生易跟风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养”字上面是羊字头 , 养生就好比你在山上轻松地赶着羊 , 有羊掉队了 , 你会顺手把它再赶上去 , 让整个羊群达到和谐的状态 。?当你体内的健康天平出现了偏差 , 身体出现一些局部症状时 , 比如口腔溃疡了 , 长痘痘了 , 就好像是羊群出现了掉队的羊 , 你可以适当调理一下 , 专家会告诉你吃什么菜 , 什么时候起床 , 什么时候睡觉 , 帮助你把这只掉队的“羊”赶到羊群里去 。?老百姓在学养生的时候 , 往往容易跟风 。?其实养生并不需要强求自己一定要怎么吃东西、怎么生活 , 只要当你用心灵体味到如放羊般的愉悦和自在时 , 你才是真正懂得了养生 。知识缺乏易被忽悠鲍鹏山著名学者?为什么现在中国人那么依赖养生书呢?这种心理可能和当下的看病方式有关 。西医不像中医一样“望闻问切” , 去医院看病 , 病人多是跟冰冷的机器打交道 。去抽血、去照X光 , 动不动就是上机器 。中国人其实骨子里喜欢更有人文关怀的“望闻问切”那样的医疗方式 , 这里有人的温暖 。当然医疗体制带来的看病贵更是一个原因 。如此一来 , 大家就喜欢追求更为亲民的养生书籍、饮食疗法 。?现代中国人对养生书的热捧 , 有一部分继承了古人的心灵养护、尽天年的哲学思想 , 但也有大量的群众是出于知识的缺乏才被忽悠了 。?现在很多人不读书 , 容易被忽悠 。其实很多养生书上讲的饮食疗法 , 那都应该是基本常识 。例如吃水果怎样 , 吃蔬菜怎样 , 略微读过书的人都该知道 。但是喝绿豆汤能治病?有人喝多了绿豆汤就喝到胃寒了 , 这也是常识啊 。其他说吃个什么蔬菜能治什么癌症的那就更加是无稽之谈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书读得少就缺乏基本的理性思维能力 。别跟自然规律“对着干”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中医养生最高境界是老子讲的“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简单地讲 , 也就是要顺应四季的规律 , 别跟自然规律“对着干” , 冬天该冻一冻 , 夏天该热一热 。?“善不可因其小而不为 , 恶不可因其小而为之” , 养生也是一个道理 , 要“积小善而成大善” , 好的健康习惯其实大家都知道 , 少吃多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等等 , 但关键是要从“知道”变成“做到” , 虽然每个人所处环境不一样 , 但是在大的健康原则下 , 完全可以自己灵活应用 。书可以看别急着照办杨国汉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医科主任?健康养生类图书可以看 , 但千万别急于实施 , 最好还是找医生对症下药 。?我也看过《求医不如求己》《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等养生书 , 也看过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 , 大部分的内容都只能当成信息 , 治病是万万不可的 。?我就遇到过患者 , 看到书里写冬瓜降火 , 就使劲吃冬瓜 , 最后闹到拉肚子 , 吃龟苓膏吃出牙龈出血的 。遇到这样的情况 , 我都跟我的患者说 , 中医是当下作业 , 必须根据患者当下的情况而下药 。?社会太浮躁 , 这些书在出版过程中 , 难道写作者不知道有些是虚假的?图书编辑看不出来有问题?还有读者 , 难道不会自己分辨吃绿豆治百病这种话太愚昧?我觉得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身体好坏取决于生活方式张国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 关键是看自己怎么看待 , 是想得开 , 还是钻牛角尖 。?其实 , 养生如同木桶原理: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 ,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块 , 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 。身体好与坏 , 不取决于吃人参还是吃绿豆 , 而是取决于生活方式中的那块“短板” 。?在起居方面 , 我晚上10点前睡觉 , 晚上的活动基本都推掉 , 8小时之外不工作 , 节假日不做任何和工作沾边的事儿 。养生还得多运动唐旭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我在生活中更倾向形体运动的养生 。?很多工作繁忙的领导干部们 , 经常坐着开会或是看文件 , 颈椎、腰椎最受累 。我在生活中会比较注意一些肢体运动 , 经常走动走动 , 做做伸展的健身操等等 。?中医里有一些广为流传的颈椎运动方法 , 大家不妨学学 , 比如左顾右盼、回头望月、哪吒探海等 , 都是很容易记的几个动作 , 都可以放松颈椎和腰椎 。不能指望食物治病赵之心北京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这不是张悟本等人的问题 , 是整个社会的养生文化和模式出了问题 。我们要做的 , 是普及科学的养生观念 , 并且要让老百姓容易理解 。?现在食疗养生之所以火 , 主要是因为食物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 , 实施起来最简便 。但食物的真正作用是维持生命 , 不可能吃一种食物就把身体瞬间变成另一种状态 。严格来说 , 张悟本讲的东西也并非一无是处 , 只是他把某些食物夸大到了极致 , 这就有问题——三斤绿豆和二斤水煮出来的东西 , 已经浓到身体受不了的程度了 。?我们现在讲饮食养生、修行养生、运动养生 , 并不是要分辨孰好孰坏 , 更谈不上用某一种代替另一种 。我们应把饮食、运动和中医的养生概念有机整合在一起 。?其实我们有真正的养生专家 。他们做得非常好 , 却讲不出来 。现在一些能讲的都是“山寨专家” 。这些人说的东西并不新鲜 , 过去早就有了 。?照现在人的逻辑 , 中国最早的“养生书” , 你知道是什么吗?是《西游记》 , 因为它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不可思议吧?其实这跟现在很多人的养生理念是一样的 。如今大家还是会想 , 我只要吃一个东西 , 就可以百病不生 。从过去的打鸡血、吃红茶菌 , 到现在的吃泥鳅、吃茄子 , 都是这个思维模式 。把自己所有的健康寄托在一味“灵丹妙药”上 , 是不现实的 。?
推荐阅读
- 白茶到底要不要洗茶呢?
- 母亲节跟妈妈说的话怎么说
- 左耳结局张漾对李珥说了什么
- 中医 身体暗藏的四大降糖穴位
- 流动比率多少合适 速动比率多少合适
- 柳白鹤为何说大哥杀人
- 不宜吃花生的几大人群
- 元通寿司加盟
- 九项全能类似的小说
- 冬至吃什么 4个美食让你健康过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