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学说
1、中医所说的“脾胃”是什么
“脾胃”是中医学上的名称,一般泛指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其中主要包括胃肠道等重要器官,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有受纳食物、消化和运输水谷,化出五味营养,以养全身和统摄血液等功能 。人出生后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健全,食入的营养才能消化、吸收,输运全身,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发育和能量的需要 。因此,脾胃功能的强弱,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 。
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 。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
有上面症状的属于脾胃虚寒,有些药物脾胃虚寒是不能服用,所以写上脾胃虚寒者慎用
2、结合中医藏象脾胃学说理论知识,试述在生活中是如何进行中医脾胃养...
从简来说: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父母给的) 。脾为后天之本 。脾属土,土生万物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生血,统血 。主运化 。皇帝内经有说:胃为水谷之海 。六腑的源泉 。凡是五味入口后,都存留在胃里 。经过脾运化为水谷精微 。从而运输到五脏六腑,以供营养脏腑血气 。
从简来说: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父母给的) 。脾为后天之本 。脾属土,土生万物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生血,统血 。主运化 。皇帝内经有说:胃为水谷之海 。六腑的源泉 。凡是五味入口后,都存留在胃里 。经过脾运化为水谷精微 。从而运输到五脏六腑,以供营养脏腑血气
脾对应的是黄色,所以要多吃黄色的东西,味对应的是甜,春天要少酸多甘 。
细嚼慢咽身体好,饭后散步不会老,定时排便有卓效,
你是监考官?
3、中医调理脾胃的原理是什么?
脾宜升则健,胃家降则和,故宜用升脾降胃之药,也就是健脾和胃 。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故宜燥脾润胃 。
脾胃皆属土,脾为阴土,在卦属坤,生在离后,离卦属火 。有谓少阳相火所生者,何也?脾土虽属离火所生,但脾属阴土,湿土,需肾中之相火以温之[相火寄肾中] 。相火以少阳为用,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所以少阳与厥阴皆有相火也 。相火以助脾之热力生助脾之阳气,而使阴土不寒,脾者喜温喜燥,脾土不寒则不失其健运 。脾土以阳为用,用者易损也,有如以金伐木,久伐金则缺也 。胆属甲木,脾属己土,甲己相合也,由此可知脾必得相火以温之也,否则失其健运也,假如命门火衰,补火又必需健脾,火需土伏也 。所以脾只有阳虚而无阴虚之说也,阴虚之说误也 。
胃属阳土,在卦属艮,生在坎卦之后,位属东北,属阳土,燥土 。喜润用阴,需心离之中营血所化之津液以润之 。脾恶湿,胃恶燥也 。脾阳易损,胃阴易亏 。阳得阴则无风,热,燥之弊,阴得阳则无寒,湿之弊也 。
如属脾之阳气受损者,从肾之相火治之,或升地气于九天之上,知此理可广而推之也!
如属胃中燥热为病者,当从离中求之,用滋阴润燥补血之品,降天道之气于地 。天道之气者肺气也,地道之气肝气也 。脾得肝气而升,得相火而暖 。胃气降也同此理也 。
人之气机升降与天地相参也 。土得木而疏,木得土显其用矣 。脾胃二土互为表里兄妹,一燥一湿 。万物抱阴负阳也,阴阳揉合者生,离绝者死 。又艮为阳燥之土位在坎后而不燥,坤土为阴湿之土位在离后而不湿也 。
您好根据你的描述您应该挂中医科 就可以了但是在某些医院 有专门的脾胃可如果有就直接挂脾胃科没有就挂中医科
意见建议:建议 1挂上海锦医堂内科 2、上海锦医堂脾胃科
4、中医对“胃、脾、小肠、大肠、肾 ”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的藏象学说中,将人体的脏腑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 。所谓“五脏”,即指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及女子胞(子宫) 。胃,属腑,又称胃脘,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以下几方面: (1)主受纳、腐熟水谷:即胃能接受容纳食物,并能将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 。所以,胃又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 。(2)主通降、以降为和:藏象学说中,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机体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因此,胃的通降作用,除将腐熟后的食物推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外,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 ,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 。胃的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 。所以,胃失通降不仅可影响食欲,而且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闷胀以及大便秘结等 。中医对“脾”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脾属脏,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和胃相表里 。脾的主要功能是主动化、主升清和统摄血液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的作用 。运化水谷是指脾能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运输至全身;运化水液是指脾能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脾主升清,是指脾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有“脾以升为健”之说 。脾主统血,即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脾的主要功能,而且对于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故称脾胃为“ 后天为本”、“气血生化之源” 。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方面的重要意义 。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胃,注意饮食营养,患病治病时,用药及忌口均要顾及脾胃 。中医对“小肠”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小肠属腑,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主受盛和化物,是指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能保持一定的时间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精微 。(2)泌别清浊,小肠将消化好的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 。另外,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与尿液的量有关 。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大小便正常; 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大便变稀薄,而小便短小,也就是说,小肠内的水液量的多少与尿量有关 。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功能,实际上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小肠功能失调,即可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症,又可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泄泻等症 。中医对“大肠”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将大肠归属于腑 。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 。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 。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同时亦与肺的肃降有关 。另外,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与人体内的津液有密切的关系 。当肾虚津液不足或肠胃积热灼伤津液时 ,均可使大便传导不利,使大便干涩,引起便秘 。中医对“肾”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肾属脏,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的主要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肾主骨生髓,实际上是肾中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肾中精气的盛衰,不仅影响骨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也影响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育;“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牙齿也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若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肾开窍于二阴(外生殖器和肛门),因此,尿频、遗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闭,均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 。粪便的排泄,本是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亦与肾的气化有关,如肾阴不足时,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损时,则气化无权而致阳虚便秘 。
您这个问题就象月亮为啥围绕地球转 。地球为啥围绕太阳转 。。。。。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
【中医脾胃学说】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
推荐阅读
- 中医奥妙 点按人中穴缓解腿抽筋
- 拉马克和达尔文学说的区别
- 小暑节气从穴位入手护佑脾胃
- 如何改善鼠标手?中医按摩效果好
- 牙痛怎么办 中医按摩能止痛
- 中医提醒 养阴防燥对抗寒露
-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内容
- 立秋后养生全攻略 养护脾胃是关键
- 女人如何保养才能年轻中医四季养生具体指哪些方面
- 中医治疗牙痛偏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