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水陆交通要道的四川泸州,从唐到宋元,再到明清,早已成为云茶、 川茶、 泸茶等南路茶叶的交易集散中心 。
当时朝廷为了加强对泸南边的统治和促进商业贸易,开市进行茶马交易 。早在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大将军唐蒙率十万之众从合江符关出使夜郎王国,经20年的奔走打通夜郎古道 。后司马相如再入符关走古道,把巴蜀文化向夜郎国传播,泸茶便成为了出使夜郎各民族的和平使者 。西南边各民族来至泸州城下贸易,一时间 “风日欲寒城外市,帆樯多近水边楼 牁天远茶马路,竹枝声里出泸州” 。泸南产茶、 出佳茗载于 《茶经》和皇家典籍 。
明洪武年间,朝廷下令整治永宁河道,凿通江门大滩82处,从此“象马边陲通贡道,蛟龙窟宅变夷庚 。”从明洪武到清乾隆、光绪年间,对赤水河仁怀以下河道进行整治,同期间又对沱江流域进行疏竣,从而使泸州进入了历史以来水运中心的经济时代 。一江水运使泸州与沿边地区的商贸交流更加便捷 。古蔺、叙永、纳溪各民族商队、马帮云集,茶叶市场已逐步从农村集市向水码头的泸州茶叶专卖市场转移 。朝廷以茶换马,百姓以茶换盐,商家以钱交货,形成“泸州西郭皆有市,八方驮铃进城声 。水门向晚茶商闹,小市通宵酒客行”的景象 。
据四川茶学会专家刘相萍介绍,清末民初以来,泸州销往西康、 青海、 西藏地区的边茶每年在1至2万包,而云南普洱、 下关沱茶经泸州码头转销重庆大码头的茶叶达上万斤 。难怪当年陆游路经泸州,在市街上看到的是 “短棹飘然信所之,茶园渔市到无时”,“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园园珍” 的繁荣景象 。
牛皮茶红岩茶价高利厚
古蔺、 叙永自然条件优越,山区丘陵地带是理想的茶叶产地 。由于地处高山丘陵之地,古蔺椒子沟终年云雾弥漫,自然条件好,所产牛皮茶因其质优价高利厚而成为皇家贡品,所以山区村民广种茶树 。在产茶的叙永县和古蔺县有 “一个茶芽七粒米”、“千茶万桐,一世不穷” 之说 。
据食货志载,由于茶叶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粮食作物,山区农民把用于粮食生产的部分资源转移到茶叶生产上,茶叶生产成为农户的重要副业 。于是乎,泸茶的种植面积从叙永县、 古蔺县逐步向纳溪区、 泸县等地转移 。一时间,泸茶有 “浅疏通野寺,绿茗盖丹山” 的描述 。待到清明时节采茶时,“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
茶马古道为茶叶交易创造了极其方便的条件 。叙永凭借永宁河这条运输命脉,上水船运盐入黔,下水船运茶到泸城 。从唐蒙、司马相如出使夜郎国之后就有“一水行商出贵州”之誉,并且凭长江、赤水河、永宁河等水路优势成为泸州以下第一个船只停泊港 。泸县至重庆间的36个水码头成了茶叶的中转地,所以唐代诗人郑谷有“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的诗句 。如今叙永江门峡九鼎山老茶农中还唱起流传已久的竹枝词:“蒙蒙漠漠更非非,竹炉煮茶客来时 。惟有门前山雀叫,贩茶远客立家门 。”“永宁清明来茶商,吴楚人家好好茶 。”沿着茶马运输线路,无论水路,还是陆路,今天都能寻找到牛皮茶、红岩丹山绿茶留下的辉煌 。
品牌泸茶引领风骚
翻阅茶书集成,早在唐宋时期的茶叶专著中就有“泸茶”的记载 。明代钱椿年在嘉靖九年(1530年)所著的《茶谱》中的茶品一章有“茶之产于天下多矣,泸州之纳溪梅岭之数者,其名皆著 。”以后,张谦德在他的《茶绿》产茶篇中,再次论述泸州之纳溪梅岭茶 。清人刘源长在《茶史》一书中说,“泸州纳溪(绍坝)之茶,其茶可疗风疾” 。第一次把药用、健康饮品的作用功能载入茶史大典 。
明嘉靖二十六年 (公元1547年) 五月的一天,杨升庵在纳溪乐道子与友朋避暑时,写下 “地静一尘不起,楼高四望皆通 。渴煮双泓茗月,饱听万壑松风” 的诗句 。天气虽热而登楼品茗,聆听江涛松风,三华山、 金凤山尽收眼底,已不知是天热还是客热了 。可见五百年前,纳溪茶无论天冷天热,也阻挡不了人们品茶、 论茶的雅致 。
泸茶与泸酒成为泸州经济两束芬芳诱人的鲜花 。泸州与成都、 重庆一起,名列天下商贾集聚处的全国33个大型商业城市之一 。茶叶在泸州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给泸州这座码头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茶农不断扩种茶叶,纳溪青茶年产千担 。茶市场更加活跃,从场镇交易、 运输贩茶到泸城茶叶专卖市场,茶叶成为次于食盐位居第二的大宗商品 。商业志载:“茶诚生民用之品,国家课利之一也 。”“夫邦国之本,财赋攸先,山泽之饶,茶税居最 。” 明代产茶、制茶、 卖茶、 品茶,茶业迎来了兴旺发达的繁荣时期 。如今,纳溪产的凤羽、 伏金、 瀚源和沁宏绿茶已成全国第一早茶中的王冠,成为国内外早茶市场的抢手货 。每年二月初,各地茶商结伴到泸州采购早茶 。一片茶叶,支撑起纳溪区的一大产业 。
喝茶品茗成风景
据 《泸州地方史论稿》 载,泸州在宋代茶、 酒消费被赋予了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茶肆、 茶坊、 茶馆、 茶楼伴随水运,伴之商业流通业的繁荣犹如雨后春笋 。据考,泸州是民间饮茶最早的地方 。到了明清,上至州衙、 府衙、 县衙官员,下至村野百姓,都对喝茶情有独钟,不仅在家中喝茶,逢集市之期,带上好茶,茶馆一坐,以与友朋共品好茶为乐为趣 。喝茶、 品茶成为码头人家一道风景 。
泸州人好好茶,精于饮茶之道 。茶芽称为雀舌,以其清香、 嫩绿、 唯芽尖如针者为上品; 一芽一叶次之; 一芽二叶更次之 。“谁把嫩香名雀舌,不知灵草天然异 。” 其实贩往南路的边茶多是大叶粗茶,一样能品出绿茶的色、 香、味来 。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古叙 。筐筐渐见新芽来,茶女清晓山歌声 。临烟触露不停采,交了官差换盐米 。” 茶农贡茶交了后,剩下的茶叶才能去市上换来一家人的盐和米 。这种交换不仅促进了茶肆、 茶坊的繁荣,而且使茶馆有了相对固定的茶叶供应源 。茶馆有了新茶,茶客更多,生意更红火 。
泸茶出川借风帆
千百年来,茶叶因水运比陆运更方便,运量更大,所以价格更低 。但无论泸茶,还是云茶,运输都颇为艰难 。蜀道行于溪山之间,异常险恶 。茶经永宁河、长江至泸州城下,纤夫、船工最苦,而且时有被风浪吞没,被险滩、暗礁拆舟之危险 。清乾隆五年任泸州知州的林良佺有永宁行诗为证:“两岩苍翠绿云屯,峡口迷离白雾昏 。拍岸惊涛奔雪浪,乱石穿空闭江门 。千寻嶂外看飞瀑,九鼎山阴听猿啼 。长啸一声三十里,楠桡霭乃过前村 。”可见在永宁河的一百九十滩行船之凶险,水流湍急,乱石错出,波恶涡诡,舟一失尺寸,船毁人亡 。
据泸州航运志载,明清以来,泸州运盐茶至重庆、万县的大棕板船就有800多艘,每只可载货450包茶,每包约80斤 。中元棒大船有700多艘,每艘载货900包左右 。泸州是长江上游一大码头,泸茶、滇茶经水运从泸州走出巴蜀,走向全国各地 。史学家认为,由于盐、茶的运输、中转,才使泸州水运如日中天 。
努力拓展泸茶市场
泸州现有产茶县5个 (泸县、 合江、 纳溪、叙永、 古蔺),其中纳溪、 叙永、 古蔺为重点产茶区县,特早名优茶是重点发展项目,总产量约3000吨左右,产值10亿元 。纳溪区凤羽茶获国际农博会 “中国名牌产品” 称号,瀚源生态茶获 “中茶杯” 名优茶特等奖,天仙洞沁宏茶也挤身国际茶叶市场 。泸州茶虽有几个品牌茶品,但比起省内外品牌茶来产量小,市场占有率小 。为了做大做强泸茶产业,市县区已扩大无公害名优茶、 特早绿色食品A级茶、 有机茶的种植面积约20万亩 。目前纳溪护国绍坝、 金凤山、白节三华山有机茶面积已达18万亩,总产量达2500吨,总产值8亿元,成为农业又一龙头产业 。
【泸州茶叶兴盛千百年】古蔺县、 叙永县种植无公害名优茶面积已达2万亩,产量各达500吨,产值2亿元 。目前,泸州茶叶企业积极扩种产茶区面积、 打造品牌名优茶、 拓展国内国外市场,进行市场化经营,努力重铸泸茶的辉煌 。
推荐阅读
- 黄金芽茶叶产地哪里
- 黄金芽茶叶是什么茶
- 黄金芽茶叶怎么区分好不好
- 于观亭:检疫不是限制茶出口的主因
- 喝羊岩勾青有什么好处
- 松阳银猴历史
- 古代茶叶的传播路线
- 谷雨时节茶叶农事安排和技术要点
- 嘉兴盛泽属于哪个区
- 茶叶蛋要煮多长时间 茶叶蛋要煮多长时间才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