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茶事】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 。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 。
武宗继位后,李德裕拜相 。他执政五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被拜为太尉,封卫国公 。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也成为晚唐绝唱 。宣宗继位后,李德裕因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 。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 。懿宗年间,追复官爵,加赠左仆射 。?李德裕死后,历朝历代对他都评价甚高 。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德裕是个颇有作为的宰相,但度量不宽 。在有的“牛李党争”中,李德裕是李党的领袖,他与牛党领袖牛僧孺等人相互排斥﹑倾轧长达二十多年,最终败落被贬为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郁闷而卒 。而李德裕当朝时在生活上的奢侈过度,也遭来了非议和抨击 。?宋代唐庚在《斗茶记》中讲述了一则李德裕嗜惠山之泉成病,而不惜代价以求的故事﹕:“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 。
无锡惠山寺石泉水曾被陆羽列为天下第二泉,仅次于庐山康王爷水帘水(见张又新《煎茶水记》) 。这李德裕除了雅好南零水外,还特别“垂青”于惠山泉 。但无锡与京师长安远隔数千里,惠山之泉如何能得?像南零水那样请人顺便捎带则机会不常有,还得防人偷懒,弄些别的水搪塞 。也许李德裕想起在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时,宫廷里为了能喝到上等的吴兴紫笋茶,曾传旨吴兴地方官,每年贡茶必须一日兼程,赶在清明节前到京,是为“急程茶” 。后来,李郢有诗道﹕“一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最终,李德裕利用自己身为宰相的权势,传令在两地之间设置驿站,建起了一条惠山泉的特快专递线,从惠山汲泉后,即由驿骑站站传递,停息不得 。时人称之为“水递” 。这也真有点像唐玄宗时杨贵妃的千里快骑送荔枝的穷奢极欲 。?后来有位僧人对李德裕说﹕“我已为相公通了一条‘水脉’,在京师长安城里有一眼井,其水与惠山泉泉脉相通,汲之以烹茗,那味道没一点差异 。”李德裕听罢十分惊异,间﹕“这井在城里什么地方?”那僧人说﹕“昊天观常住库后面的那口井就是 。”李德裕将信将疑,为了一辨僧人之言的真伪,他派人取来惠山泉和昊天观井水各一瓶,混杂在其它八瓶水中,让僧人辨认 。这僧人颇有些本事,他只取装有惠山泉和吴天观井水的两只瓶子,使李德裕大为叹奇 。这则故事的僧人通“水脉”一节自然荒诞 。唐庚对李德裕“水递”一事评论道﹕“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 。千里致水,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 。……罪戾之余(大动干戈﹑兴师动众以后),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以取一时之适(快活),此非吾君之力欤!”?明代屠隆在《考盘余事》中对此事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清致可嘉,有损盛德!”评价的极为到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