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 。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陆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 。
【茶圣-陆羽】陆羽原来是个被遗弃的孤儿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一天清晨在西湖之滨散步,忽然听到一阵雁叫,转身望去,不远处有一群大雁围在一起,他匆匆赶去,只见一个弃儿卷缩在大雁羽翼下,瑟瑟发抖,智积禅师念一声阿弥陀佛,快步把它抱回了寺庙里 。随后,智积禅师为给他起名,就以《易》占卦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于是就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用鸿渐为字 。
陆羽在智积禅师的扶育下,学文识字,习诵佛经,并为积公煮茶伺汤 。但就是不肯削发为僧 。智积为使陆羽听话,就用杂务来磨炼他,每天让他打扫寺院,清洁厕所,或练泥糊墙,负瓦盖屋,直至放牛一百二十头 。陆羽虽然备受劳役,但就是不肯就范 。到了十一岁时,他乘人不备,逃出了寺院,到一个戏班子里作了优伶 。陆羽非常诙谐善辩,虽其貌不扬,而且有口吃的毛病,但他在戏剧中演的丑角幽默机智,常常受到观众的欢迎 。陆羽在演出实践中还编写了名为《谑谈》的三卷笑话书籍 。
唐天宝五年,即公元746年,河南群李齐物被贬,到竟陵来当太字,县令为太守接尘,便让戏班子来演出,太守看完后,对陆羽很赏识,于是召见他,赠以诗书,并介绍他到天门西北的火门山邹夫子那里去读书 。读书之余,陆羽也常为邹夫子煮茶烹茗 。
在陆羽二十多岁时,便出游到河南的义阳和巴山峡川,耳闻目睹了蜀地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泸州、汉州、眉州的茶叶生产情况,后来又转道宜昌,品尝了峡州茶和蛤蟆泉水 。公元755年夏天,陆羽回到竟陵定居在东冈村 。公元756年,由于安史之乱,关中难民蜂拥南下,陆羽也随之过江 。在此后的生活中,他采集了不少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的茶叶资料 。
公元760年,他来到浙江湖州与僧皎然同住杼山妙喜寺,结成忘年之交 。同时又结识了灵澈、李冶、孟郊、张志和、刘长卿等名僧高士,此间,他一面交游,一面著述,对以往收集到的茶叶历史和生产资料进行汇集和研究 。
公元765年,陆羽终于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
在《茶经》初稿写成之后,陆羽继续在江浙一带访茶,制茶,并对《茶经》不断进行订正、补充修改,到公元755年,《茶经》最后定稿 。《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是中国茶叶生产、茶叶文化历史的里程碑 。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 。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
陆羽不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身体力行,善于发现好茶,善于精鉴水品 。如浙江长兴顾渚紫笋茶,经陆羽品评为上品而成为贡茶,名重京华 。又如对义兴的阳羡茶,他品饮后认为,芬香甘冽,冠于他境,并直接推荐为贡茶 。陆羽又能辨水,同一江中之水,能区分不同水段的品质,他还对所经之处的江河泉水,加以排列高下,分为二十等 。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
陆羽逝世后不久,他在茶业界的地位就渐渐突出了起来,不仅在生产、品鉴等方面,就在茶叶贸易中,人们也把陆羽奉为神明,凡做茶叶生意的人,多用陶瓷做成陆羽像,供在家里,认为这有利于茶叶贸易 。
陆羽开创的茶叶学术研究,历经千年,研究的门类更加齐全,研究的手段也更加先进,研究的成果更是丰盛,茶叶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 。陆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
推荐阅读
- 传统茶具文化|茶具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
- 云南茶事年表
- 四 茶的历史从蒸青到炒青
- 功夫茶茶具用途介绍
- 三 茶的历史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 茶人-欧阳修
- “壶友”假期交流忙
- 陆羽生平
- 茶文化缘何生巴蜀
- 茶几用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