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黄疸的中药方剂

黄疸的治疗,很多人选择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能够治本,那么关于黄疸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中药方剂来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中医治疗黄疸的中药方剂 。
一、黄疸汤
1.组成:茵陈30g,山栀9g,金银花15g,连翘15g,败酱草15g,板蓝根15g,赤芍9g,白芍9g,柴胡6g,神曲15g,苏梗6g,桔梗6g,大豆黄卷15g 。
2.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 。巩膜黄染,周身皮肤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
3.制用法:水煎服 。
二、茵陈蒿汤
1.组成: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
2.功效: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 。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色鲜明如橘子,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 。
3.制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
三、黄金汤
1.组成:金钱草60g、大黄10g、神曲12g、焦山楂12g、焦麦芽12g 。
2.功效:具有清热除湿,疏肝健脾之功效 。主治湿热黄疸,厌食,呕恶,两胁胀满,腹胀,一身面目俱黄,黄色明显,尿黄少,舌苔黄腻,脉沉数 。
3.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小儿酌减 。
四、茵陈五苓散
1.组成: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泽泻一两一分,猪苓、茯苓、白术各三分,桂枝二分) 。
2.功效:茵陈五苓散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偏湿重者 。
3.制用法:每服一方寸匕,日三次 。
五、小儿肝炎颗粒
1.组成:茵陈120g,栀子(姜炙)30g,黄芩60g,黄柏60g,山楂(炒焦)90g,大豆黄卷90g,郁金15g,通草30g 。
2.功效:小儿肝炎颗粒具有清肝热,利水,止痛的功效 。用于小儿黄疸型肝炎或无黄疸型肝炎,肝区疼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身体倦怠,皮肤黄染 。
3.制用法:1~3岁每次5~10g;4~7岁10~15g;8~10岁15g;11岁以上酌增,一日3次 。

中医治疗黄疸的中药方剂

文章插图
六、蒿芩清胆汤
1.组成:青蒿脑一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三钱,仙半夏一钱半,赤茯苓三钱,青子芩一钱半至三钱,生枳壳一钱半,陈广皮一钱半,碧玉散(包)三钱 。
2.功效:蒿芩清胆汤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的功效 。治少阳湿热痰浊证 。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
3.制用法:水煎服 。
七、凉膈散
1.组成:川大黄、朴硝、甘草(爁)各二十两,山栀子仁、薄荷叶(去梗)、黄芩各十两,连翘二斤半 。
2.功效:凉膈散具有养阴退阳,凉膈泻热,止渴除烦,泻火通便,清上泻下的功效 。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 。症见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烦结硬,口舌生疮,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大便秘结,小便热赤,以及小儿惊风,重舌、木舌、牙痛、翳障、疫喉属热火盛者,舌红苔黄,脉滑数
3.制用法:上为粗末 。每服二钱,水一盏,加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 。去滓,食后温服 。得利下住服
八、茯苓渗湿汤
1.组成:茵陈1.8克,白茯苓1.5克,木猪苓、泽泻各1克,黄连,黄芩(生),栀子,汉防己,白术,苍术,陈皮,青皮各1克
2.功效:治黄疸,寒热呕吐,渴欲饮冷,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全不食,不得卧 。
3.制用法:用水30O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
九、龙胆泻肝汤
1.组成:龙胆草(酒炒)6g、黄芩(炒)9g、栀子(酒炒)9g、泽泻9g、木通6g、当归(酒炒)3g、生地(酒炒)6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6g 。
2.功效:龙胆泻肝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病,凡属肝经实火湿热者均有良效 。
3.制用法:水煎,空腹服 。
十、大黄消石汤
1.组成:大黄4两,黄柏4两,消石4两,栀子15枚 。
2.功效:主站湿热黄疸,黄色鲜明如橘色,腹满汗出,口渴,大便秘,小便不利,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或湿热淋浊等 。嘈杂,胸中煎熬,腹满有块,二便不利,或口中觉苦辛酸威等,此症后为膈噎者 。
3.制用法: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纳消,更煮取1升,顿服 。
【中医治疗黄疸的中药方剂】以上就是中药材频道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中医治疗黄疸的方剂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