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最近全国各地都进入的高温模式,更有些地方出现了40度的高温,中暑在这种天气下比较容易发生的,关于中暑有没有治疗它的偏方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下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 。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一、
组成:藿香叶、香薷叶、薄荷叶各10克 。
制法:加水淹没药物为度,煎开即可,煎时加盖 。
功效:本方消暑清神,健脾醒脑,对已中暑者尤为适用 。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二、
组成:桃叶50克,水500毫升 。
制法:将桃叶放入水中,煎熬到只剩一半,小量即可 。代茶饮 。
功效:本方由于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可使因痱子而变红的血管收敛,因此能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 。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三、
组成:绿豆30克,粳米100克 。
制法:将淘净后温水浸泡2小时的绿豆与洗净的粳米同人砂锅,加水1000毫升,煮成稀粥 。每日吃2——3次,亦可作饮料服用 。
功效:本方祛暑消烦,生津止渴,解毒利水 。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四、
组成:银花30克,粳米50克 。
制法:将银花水煎去渣,取浓汁约150毫升,再加水300毫升与粳米煮成稀粥 。早晚2次温服,夏秋季服用尤为适宜 。
功效:本方清热、消暑,除烦,可防治中暑、风热感冒、头痛目赤诸症 。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五、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组成:藿香15克,粳米50克 。
制法:将藿香加水150——200毫升;应煮2——3分钟,过滤去渣;再把粳米淘净熬粥,将熟时加入藿香汁再煮沸2—3分钟即可 。每日2次,温食 。
功效:本方解表邪,化里湿,对中暑高热、消化不良、感冒胸闷、吐泻等症,有较好防治作用 。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六、
组成:鲜荷叶、鲜银花、鲜扁豆花、丝瓜皮、竹叶、琼脂各15克,白糖200克,银耳20克 。
制法:将上述各味中药洗净后,药入锅,加水煎成药汁,澄清去沉渣 。把锅洗净,加入药汁,琼脂、银耳、白糖溶化后,放人冰箱凝成冻,取出划块即成 。一天二次,餐前用 。
功效:本方清凉爽口,消热解暑,滋阴润肺,适用于暑热耗伤气阴所致身热口渴、头昏眩微胀等症 。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七、
组成:金银花、菊花各250克,山楂100克,白糖500克,香精适量 。
制法:将银花、菊花择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放清水适量,烧开水后小火煎半小时,倒出药汁,再把药汁、白糖、香精充分拌匀,入冰箱冷冻划块即成 。一天二次,餐前服用 。
功效:本方清热解毒,散风清肝,适用于夏天泻痢,流感,疮疖,痱毒,也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食用 。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

文章插图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八、
组成:大西瓜1个,大番茄4——5个,白糖40克 。
制法:将西瓜剖开,取瓤,用洁净纱布绞取汁,再把番茄用开水冲烫片刻,以便剩去外皮,然后切开去籽,亦用纱布绞取汁 。两汁和匀,加入白糖饮用 。
功效:本方清热、生津、健胃,可治疗夏季感冒发热、心烦口渴、小便赤黄、不思饮食等症 。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九、
组成:紫菜15克(用水发过),冬菇50克(小发),芦笋100克,味精、料酒适量 。
制法:将冬菇、芦笋切丝,与紫菜一同入沸水,加香油、味精、料酒调味 。正餐时食用,一天一次 。
功效:本方清暑热,补身体,常食能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压升高 。
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十、
组成:鲜嫩扁豆300克,精盐、味精、胡椒粉、香油、葱适量 。
制法:将扁豆洗净去老筋放入水中焯透,捞出撒少许盐沥水,散热,将葱切末放人香油中炒,滤去葱取香油置凉 。将扁豆切好加胡椒粉、味精、盐、葱油拌匀 。
功效:和中下气、清暑健胃 。可辅治呕吐、急性胃肠炎、中暑等 。
【不同类型的中暑偏方】
一、轻症中暑
1、治则:清泄暑热 。
2、处方:内庭、曲池、内关、太阳 。
3、方义:内庭为足阳明之荥,“荥主身热”(《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内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膈,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 。
4、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 。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 。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善,留针期间亦须间断运针 。
二、重症中暑
1、治则:清热开窍止搐 。
2、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 。
3、方义: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之功 。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息风镇惊之效 。
4、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尖向上,施以泻法 。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 。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 。
三、气阴两脱
1、治则:补气滋阴 。
2、处方:气海、百会、太渊、复溜 。
3、方义:气海为元气之海,灸之可大补元气;百会为诸阳之会,更能升阳固脱;太渊乃手太阴肺经原穴,本型为中暑之危重阶段,汗出脉绝,取此以滋肺阴固卫阳;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可补肾阴振肾气 。四穴合用,内补肺肾之阴液,外固欲脱之卫阳 。
4、治法:气海、百会施艾条雀啄法灸,持续下断,直至神志清醒 。余穴用针刺,采用补法留针,其间须反复运针刺激 。
【预防中暑的方法】
1、穿点透气性好的衣物:
棉、丝、麻料衣服是首选,穿上它们不担心会捂热身体,即使出了一堆汗也会感到凉爽,因为汗水蒸发更快 。
2、出门穿点浅色衣物:
浅色衣服能防晒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避免穿黑色和蓝色的衣服哦,黑色和蓝色衣物吸热快,散热慢 。
3、不要赤着胳膊:
很多人以为这样会更凉快,其实这样可能会让皮肤吸收更多的热量呢,毕竟胳膊的温度一般比室内的要低一些 。
4、关闭窗帘:
室外的温度太高了,各位还是把家里的窗帘都拉上吧,这样也能防暑,窗帘布最好选择浅色的哦,不过早晚还是通风开窗比较好,到了中午就将门窗关闭 。
5、温水洗澡:
夏天冲个凉水澡什么的最爽了,但其实三伏天洗温水澡更佳,水温保持在35℃~37℃,这个温度比皮肤温度高,但却比体温低,酱紫人体散热更快 。
6、多补充水分:
在炎热的夏季一定要及时的补充水分,就算是不渴也要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并且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品,比如风油精等等 。
以上就是中药材频道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中医治疗中暑的偏方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