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琳工夫茶有什么制作工艺?有哪些传承茶人?


白琳工夫茶有什么制作工艺?有哪些传承茶人?

文章插图
制作工序
自清代创制始至解放前,白琳工夫红茶是纯手作业加工,以民间农户、茶贩自设制茶作坊生产形式存在 。并由茶商、茶馆收购毛茶或茶青进行精制加工成品茶 。
白琳工夫属于发酵茶,香味、汤色和叶底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形成 。白琳工夫茶制作工序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白琳工夫茶初制加工工序:采摘→萎凋→搓揉→解块→发酵→烘焙 。
由于“白琳工夫”品质有其特殊的需要,所以十分讲究鲜叶原料的采摘嫩度,尤其是福鼎大白茶,更要求早采嫩采,否则芽叶过大,成品外形粗松,滋味淡薄,影响品质 。
在初制工艺中,特别注意控制适度萎凋,以提高鲜酸爽度,并严格采取轻重揉结合,及时提取成形的芽叶,以保存毫芽.发酵叶先上烘,采用双复焙的方法,先以100~120(干燥机进风口温度,下同)高高温烘至八成干,继以85~95低温烘至足干 。后一次烘焙,要”文火慢焙”,认真掌握火候,力求在透发毫香的经常上保持鲜爽特征 。
传承茶人
清代茶人邵维羡,字歆立,号秋溪,清授国学生 。白琳棠园莘洋村人,博陵郡邵氏大利第三子,以制作、经营茶业起家,家富殷实,今莘洋老坪店保留有邵维羡发迹后建四合院古民居,占地面积350平方米 。时拥有田租千二担,茶业做到福州等地 。古民居设门楼,门坊题“仰绍东陵” 。
民国甲寅年春,邵维羡六十寿,福建民政长汪声玲赠匾“明经耆宿”,民国甲子年七十寿,子壻丁文仕、袁宗宋祝额“佩缓春绵”,二匾今存 。1907年前后,邵维羡在白琳开茶庄,见点头柏柳村茶人梅伯珍的《筱溪陈情书》一文所述:“适邵君维羡开庄采茶,乏人助理,邀余合伙,幸自合股,五六年以来,生意颇见顺利 。递年往省售茶结帐,尽归余负责 。”
19世纪50年代,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工夫红茶,以白琳为集散地,设号收购,远销重洋,“白琳工夫”因此而闻名 。20世纪初,福鼎市点头镇竹栏头陈氏得用福鼎大白茶代替了原有的小茶种,使其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此后福鼎“合茂智”茶号,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因此又名“桔红”,意为桔子般红艳的工夫,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尤其是特级白琳工夫以其得天独厚的外形,幽雅馥郁的香气,浓醇隽永的滋味,被中外茶师誉为“秀丽皇后” 。
【白琳工夫茶有什么制作工艺?有哪些传承茶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