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这个职位
文章插图
朱元璋登基 , 任命李善长为左丞相 , 徐达为右丞相 。李善长是朱元璋攻下滁阳后 , 接纳下来的谋士 , 指挥作战 , 组织供应 , 事事皆能妥善处理 。还在朱元璋称吴王时 , 李善长便出任右相国 , 充分展现他裁决如流的才干 , 为功臣之首 。洪武元年任左丞相 , 封韩国公 , 在朝廷上位列第一 。徐达常年带兵在外作战 , 实权掌握在李善长手中 。之后 , 他的儿子李祺又被朱元璋招为驸马 , 权势更加显赫 , 成为朝廷中掌握实权的淮西集团首领 。淮西集团势力的日益膨胀 , 威胁到皇权 。朱元璋对他颇存顾忌 , 于是在洪武四年 , 以年高有病为名 , 让李善长告老还乡 , 时年五十八岁 。
文章插图
其实 , 朱元璋早就有意撤换李善长 , 还曾经向刘基请教合适人选 。刘基说:“善长为元勋旧臣 , 能调和诸将 , 不宜骤换 。”朱元璋道:“善长屡言卿短 , 卿乃替他说情么?朕将令卿为右相 。”刘基连忙顿首道:“臣实小材 , 何能任相?”可能刘基预料到在淮西集团当权的情况下 , 必然会受到排挤 , 故而坚决不肯任相职 。朱元璋又问:“杨宪何如?”刘基答道:“宪有相材 , 无相器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道:“器量褊浅 , 比宪不如 。”
太祖又问及胡惟庸 , 刘基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 , 区区小犊 , 一经重用 , 偾辕破犁 , 祸且不浅了 。”朱元璋默然无言 。但是后来朱元璋还是根据李善长的推荐 , 任用了善于逢迎的胡惟庸 。刘基叹道:“惟庸得志 , 必为民害 。”胡惟庸得知后 , 便对刘基忌恨在心 。不过 , 后来的事实证明 , 刘基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
因李善长的提携 , 胡惟庸于洪武六年 , 进入中书省 , 与汪广洋同任右丞相 , 左丞相空缺 。胡惟庸入相后 , 他的精明干练很快得到朱元璋的赏识 。这期间 , 胡惟庸还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为妻 , 结成姻亲 , 使得他与李善长关系更进一步 。有这样的元老重臣为后盾 , 胡惟庸更加胆大妄为 。加上李善长的旧属们也极力帮助他 , 胡惟庸可谓如鱼得水 。由于他逢迎有术 , 渐得朱元璋宠任 。到洪武十年 , 进左丞相 , 位居百官之首 , 独揽丞相之权 。
文章插图
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 , 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 , 独揽丞相大权 , 生杀黜陟 , 为所欲为 。内外诸司所上的奏章 , 胡惟庸必先取阅 , 对自己不利的 , 就隐匿不上报 。他任意提拔、处罚官员 , 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功臣武夫失意者 , 都奔走于他的门下 , 送给他的金帛、名马、玩好 , 不计其数 。胡惟庸一时间权倾朝野 , 许多人都看他脸色行事 , 敢怒不敢言 。大将军徐达对胡惟庸的擅权乱政 , 深恶痛绝 , 便把他的劣迹上告朱元璋 。
对于异己者 , 胡惟庸必定会打击报复 。之前 , 因入相问题 , 胡惟庸就与刘基有过节 。恰恰瓯闽间有一片空地名叫谈洋 , 一向为盐枭占据 , 刘基奏请设巡检司进行管辖 , 盐枭不服 , 反而纠众作乱 。刘基儿子刘琏将实情上奏 , 没有事先向中书省报告 。掌管中书省的胡惟庸认为刘基蔑视他 , 越加愤怒 , 于是唆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劾刘基 , 诬称谈洋有王气 , 刘基想据为己有 , 用来修墓 , 应严加惩处 。朱元璋便对刘基夺俸 , 刘基忧愤成疾 , 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世了 。大将军徐达对胡惟庸的擅权乱政 , 深恶痛绝 , 便把他的劣迹上告朱元璋 。谁知竟被胡惟庸闻知 , 忌恨在心 , 企图诱使徐达家的守门人福寿谋害徐达 。但因福寿揭发 , 未能得逞 。可见胡惟庸气量狭窄、心计毒辣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这个职位】对于胡惟庸的所作所为 , 朱元璋也略有察觉 , 对他的擅权更是感到不满 。洪武十二年九月 , 又有阻隔占城贡使一事发生 , 胡惟庸等人未及时引见占城贡使 , 又与礼部互相推卸责任 , 朱元璋一怒之下 , 将他们尽行囚禁 , 不难看出 , 此时胡惟庸已经受到朱元璋的严重猜忌 。就在这年十二月 , 又查出汪广洋被赐死时 , 有个从死的妾陈氏 , 竟是获罪后妻女并皆入官的陈知县的女儿 。朱元璋得知后 , 更为震怒 , 说道:“没官妇女只给功臣家 , 文臣何以得给?”敕令法司要彻底追查此事 , 因此从胡惟庸以至六部堂属各官都难辞其咎、负有罪责 。此时胡惟庸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了 。
在胡惟庸已明显失宠的情况下 , 大概是揣度到朱元璋的心理 , 洪武十三年正月 , 御史中丞涂节首先告胡惟庸谋反 。与此同时 , 被谪为中书省属吏的御史中丞商暠 , 也揭发了胡惟庸的许多隐私 。朱元璋接到告变后 , 立即命廷臣进行审讯 , 随即就把胡惟庸处死了 。告变人涂节 , 也因朝臣参劾说他本来准备参加谋反 , 因事不成才告变 , 连同胡惟庸和另一主犯 , 曾与汪广洋一同参劾李善长的御史大夫陈宁 , 同时被杀 。
洪武十三年 , 胡惟庸被处死后 , 胡惟庸案远没有结束 , 对于胡惟庸的罪状一直都在搜集查证 。洪武十八年(1385) , 有人告发李存义和他的儿子李佑 , 不仅是胡惟庸的至亲 , 还曾经伙同胡惟庸谋逆 。胡惟庸虽已被诛 , 李存义也必须连坐 。这可是祸从天降 , 并且为祸不轻 , 李家揣揣不安 。但是朱元璋对此事并未严惩 , 还特别下诏 , 李存义与李佑都免于死罪 , 只是被贬到崇明岛闲住 。可能是因为李善长为功臣元老 , 朱元璋念及旧情 , 因而特地从轻发落 。按理李善长受到如此殊遇 , 应该上书谢恩 , 但是李善长对此事全然不予理会 , 这种态度令朱元璋感到非常不快 。
胡惟庸案的查证一直都在继续着 , 并且有了新的进展 。洪武十九年(1386)明州卫指挥林贤通倭事发 , 经审讯得知 , 他是奉胡惟庸的命令下海通倭的 , 胡惟庸谋反案有了进一步的证明 。洪武二十三年(1390) , 又捉拿到奸人封绩 。封绩本是元朝的旧臣 , 后来归降于明 , 据说他经常往来于蒙、汉之间 , 曾经为胡惟庸给元嗣君送过信 , 胡惟庸在信中称臣 , 并请元嗣君出兵为外应 。其实早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 , 大将军蓝玉出塞时 , 在捕鱼儿海地方就捕获过封绩 , 但是由于李善长施加影响 , 并未上奏 , 就把封绩给放了 。直到这次 , 由于封绩再次被捕入狱 , 李善长终于也被牵连进来了 。
恰在此时 , 李善长为了娱老 , 大兴土木 , 因缺少工人 , 向信国公汤和借用卫卒三百名 , 以供营建 。以营卒为工役 , 这种事情本是常事 。但汤和胆小怕事 , 又不敢得罪李善长 , 因而表面应允 , 暗中却向朱元璋报告 , 这无疑是说李善长私自集结兵力 。凑巧 , 京中吏民为党狱诛累 , 坐罪徙边 , 约有数百人 , 中间有一个叫丁斌的 , 为李善长私亲 , 李善长便替他求免 。由于朱元璋对李善长的猜忌之心日重 , 他不但没有答应李善长的请求 , 反而命令将丁斌拿获 。经审讯得知 , 丁斌偏巧曾经供事胡惟庸家 , 于是供出不少李、胡两家的往来之事 。这样 , 便认定了李存义、李佑父子伙同谋叛的罪状 , 立即将他们从崇明岛拘捕进京 , 重新审理定罪 。
接着 , 朱元璋便颁布严敕说 , 李善长以“元勋国戚 , 知逆谋不举 , 狐疑观望怀两端 , 大逆不道”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于是 , 七十七岁的李善长被赐死 , 其妻、女、弟、侄等一门七十馀人被杀 。只有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及两个儿子 , 因为临安公主的缘故 , 得以免死 , 流徙江浦 。
与此同时 , 朱元璋又策划陆仲亨的家奴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爵 , 曾串通胡惟庸“共谋不轨” 。一场“肃清逆党”的政治运动铺天盖地而来 , 到处侦捕 , 牵连蔓引 , 共有三万馀人被诛戮 。连一向与胡惟庸关系疏远的“浙东四先生”也未能幸免 , 叶昇以“胡党”被杀 , 宋濂的孙子宋慎也牵连被杀 , 宋濂本人则贬死于四川茅州 。为了平服人心 , 朱元璋特地颁布《昭示奸党录》 , 刊印多册 , 发往各地 , 晓谕臣民 , 以此为戒 。胡惟庸案至此才算告一段落 , 前后迁延近十年 。
朱元璋如此煞费苦心 , 兴此大案 , 究竟是何用意?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 , 设有宰相制 , 宰相都称为丞相 , 当时丞相共有左、右二员 , 左比右大 , 分任左、右丞相的是李善长和徐达两人 。朱元璋即帝位后 , 逐渐感到帝权与相权的冲突 , 唯恐臣下权力太大 , 会导致元末“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演 。有鉴于此 , 几次设法试图调整 , 以加强皇权 。最早被杀的是中书左丞相杨宪 。
杨宪于洪武二年九月入为中书右丞 , 洪武三年李善长病休时 , 便实际操纵中书省大权 , 升为左丞 。他玩弄权术 , 陷害同僚 , “市权要宠” , 很快被朱元璋杀死 。接着是右丞相汪广洋被杀 。朱元璋鉴于李善长权力过大 , 威胁帝权 , 于是在撤换李善长后 , 最初选中了汪广洋接替李善长的相位 。汪广洋遇事小心谨慎 , 又以“廉明持重 , 善理繁剧”而著称 。
洪武六年 , 胡惟庸进入中书省 , 与汪广洋共任右丞相 。之后 , 汪广洋以“无所建白”贬为广东参政 。但是汪广洋一离相位后 , 胡惟庸遇事专断与李善长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况且李善长还借胡惟庸等人 , 遥执相权 , 势力更甚于前 。汪广洋被贬后 , 当然也不服气 , 便暗中收集李善长的不法证据 , 于洪武九年(1376)与御史大夫陈宁 , 合疏参劾李善长有“大不敬”之罪 。
这当然正中朱元璋的下怀 , 于是洪武十年九月 , 朱元璋先升胡惟庸为左丞相 , 再调回汪广洋为右丞相 , 以牵制胡惟庸 , 改变胡惟庸独相的局面 。然而汪广洋复相后 , 整日喝酒 , 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牵制作用 , 反而事事调和 , 公事“惟以他官剖决 , 不问是非 , 随而举行” 。这令朱元璋大为失望 , 又把他贬往广南地区 。即使这样 , 仍未能平息朱元璋的怒气 , 便又追加诏书 , 下令追到后 , 即将汪广洋就地处死 ,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汪广洋被贬杀 。
在胡惟庸案以后 , 明朝就再也没有设置过宰相 , 并且朱元璋还立下了祖宗家法 , 那就是子孙后代都不许再设立宰相 。明初的丞相擅权不行 , 尸位素餐也不行 , 放权、抓权均无好下场 。朱元璋对于相权的存在实际上已深为反感 , 他不能容忍相权过大 , 绝不希望有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权臣存在 , 废相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胡惟庸的独断专行 , 使相权与皇权的冲突更为明朗化了 。胡惟庸之前 , 李善长小心谨慎 , 徐达经常带兵在外 , 汪广洋只知饮酒吟诗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尚不突出 。但胡惟庸为相七年 , 擅权乱政 , 使得朱元璋感得大权旁落 , 除了剪除别无选择 。
推荐阅读
- 眼影为什么不能当腮红 眼影不能当腮红的原因
- 首次保养车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 为什么强大的金国比宋朝还早灭亡几十年
- 借呗1号借款为什么当月还
- 日本海棠有毒吗
- 清淡去火汤怎么做?这些步骤需要明白
- 深圳 海鲜市场
- 南宁欧洲小镇进去需要门票吗
- 含笑花有毒吗
- 美蒂菲软膜使用后要洗脸吗 美蒂菲软膜使用后需要洗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