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药

【鹿药】鹿药介绍

【别名】
九层楼、盘龙七(《贵州民间药物》) , 偏头七、螃蟹七、白窝儿七、狮子七(《陕西中草药》) , 山糜子(《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
【汉语拼音】
luyao
【成份】
鹿药含异鼠李素-3-O-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O-galactoside) 。
【加工采集】
春、秋季采挖 , 洗净 , 晒干 。
【功能主治】
补气益肾 , 祛风除湿 , 活血调经 。治痨伤 , 阳痿 , 偏、正头痛 , 风湿疼痛 , 跌打损伤 , 乳痈 , 月经不调 。
①《开宝本草》:"主风血 , 去诸冷 , 浸酒服之 。"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痨伤 , 痈毒 。"
③《陕西中草药》:"祛风镇痛 , 补气血 , 壮筋骨 。治头痛 , 偏头痛 , 风湿疼痛 , 月经不调 , 痨伤 。"
④《西藏常用中草药》:"壮阳益肾 , 活血祛瘀 , 除风湿疼痛 , 治阳萎 , 跌打损伤 。"
【性味】
甘苦 , 温 。
①《开宝本草》:"甘 , 温 , 无毒 。"
②《陕西中草药》:"甘微辛 , 温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 3~5钱: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烫热熨患部 。
【归经】
肝;肾经
【备注】
同属植物鄂西鹿药其花被结合成高脚碟形 。根茎也同供药用 。
【植物形态】
鹿药
多年生草本 , 高达40厘米 。根茎横卧 , 肉质肥厚 , 有多数须根 。茎单生 , 直立 , 有粗毛 , 下部有鳞片 。叶互生 , 着生于茎的上半部 , 通常5~7(9)片 , 卵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 , 长8~16厘米 , 宽6~7厘米 , 先端尖 , 基部圆形 , 边缘及两面密被粗毛;具短柄 。圆锥花序顶生;花小 , 白色;花被片6 , 椭圆形;雄蕊6;子房3室 , 每室有胚珠1颗 。浆果球形 。初绿色 , 有紫斑 , 成熟时黄色或淡黄色 。花期夏季 。
生于林下及山坡阴处 。分布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地 。
同属植物鄂西鹿药其花被结合成高脚碟形 。根茎也同供药用 。
【药用部位】
为百合科植物鹿药的根茎及根 。
【来自何书】
《千金·食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