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布筋骨草

【忽布筋骨草】忽布筋骨草介绍

【别名】
白毛夏枯草(《西藏常用中草药》),轮花筋骨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斗尕尔摸(藏名) 。
【汉语拼音】
hu bu jing gu cao
【成份】
含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香叶木素(diosmetin),山柰素(kaempferide),槲皮素(quercetin),香草酸(vanillic acid)及β-谷甾醇(sitosterol)[1] 。此外 。还含近20种微量元素,即镁、铝、硅、磷、钙、钡、铬、锰、铁、钻、镍、铜、锌砷、钼、锡、硒、锶等[2] 。
【加工采集】
6~7月采,洗净,除去须根,晾干 。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l,水浴回流10min滤过 。取液点于圆形滤纸上,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5:5)展开,以5%香荚兰醛浓盐酸显以,可邮圆点周围有紫红色环 。(检查挥发油)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ml,水浴回流10min,滤过 。取滤液1ml,加浓盐酸4-5商及少量镁粉,水浴加热3min,滤液呈紫色 。(检查黄酮类)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咳嗽,吐血,高血压,面瘫,跌打瘀痛 。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凉血降压 。治外感风热,高血压,咽喉炎,支气管炎,尿路结石,疮痈肿毒 。"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解毒 。治流行性感冒,中毒性肝脏损害及肝胃并病 。"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解热抗菌,活血消肿 。治跌损瘀凝,面瘫嘴歪,劳伤咳嗽,吐血,气痛消毒,炭疽 。"
【性味】
《西藏常用中草药》:"苦,寒 。"
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
【贮藏】
7-9月开花期采收,洗净,晒干 。
【归经】
归经_肝经
【植物形态】
白苞筋骨草
多年生草本,高4~20厘米 。茎直立 。四棱形,基部分枝,具短柔毛 。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矩圆形至倒披针形,长2.5~8厘米,宽0.9~3厘米,先端圆钝或尖,基部渐狭,全缘或具不整齐的钝齿,两面和边缘均被柔毛 。穗状花序长3~11.5厘米;苞片卵形至椭圆形,长约3.9厘米,宽约2.7厘米,先端渐尖;花萼近钟形,5齿裂,裂片近披针形 。顶端渐尖,边缘具柔毛;花冠白色,二居形,上唇小,2裂,下唇大,3裂,中裂片约等于侧裂片2倍,花冠筒基部膝曲,长约1.2厘米,宽约2.3毫米,被柔毛;雄蕊4,2强,上面2枚与花冠的侧裂片等长,下面2枚超过它,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伸出花冠外,花丝长5~8毫米,基部扁平,花药丁字着生;雌蕊1,花柱长约1.8厘米,柱头2裂 。小坚果,黑色,倒卵状椭圆形,具网状皱纹和微毛 。种子卵形,黑褐色 。花期7~8月 。
生于田边地埂、河谷,及荒野阴湿处 。分布甘肃、青海、山西、河北、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
【药用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白苞筋骨草的全草 。
【来自何书】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