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狮子草

九头狮子草介绍

【别名】
接长草、土细辛
【汉语拼音】
jiutoushizicao
【成份】
地上部分含3,5-吡啶二酢酰胺(3,5-pyridinedi-carboxamide),羽扇豆醇(lupe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葡萄糖甙(stigmasteryl glucoside),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yl glucoside)和尿囊素(allantoin)[1] 。
【加工采集】
【九头狮子草】夏、秋采收 。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伤寒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1] 。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化痰,解毒 。治风热咳嗽,小儿惊风,喉痛,疗毒,乳痈 。
①《植物名实图考》:"发表 。"
②《分类草药性》:"清火 。治咳嗽、气喘,吐血 。"
③《贵卅民间方药集》:"治小儿惊风 。"
④《贵阳民间药草》:"祛风,清热,定惊 。"
⑤《闽南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散热 。疗疔疮,乳痈,蛇咬伤,蜈蚣咬伤 。"
⑥《四川中药志》:"清肺热,化痰 。治风热咳嗽痰多 。"
【性味】
辛,凉 。
①《贵阳民间药草》:"辛,凉,无毒 。"
②《闽南民间草药》:"甘,寒 。"
③《浙江民间草药》:"性温,味淡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钱 。外用:捣敷 。
【植物形态】
九头狮子草
多年生草本 。根细长须状 。茎深绿色,高约30厘米,四棱形,有膨起的节 。叶对生,披针形,全缘,有柄,先端尖 。花开于枝梢的叶腋,两性,多数聚集成聚伞花序;每一花下有大小2片叶状苞相托,较花萼大;萼5裂,等大;花冠长2.5厘米许,呈淡红紫色,下部细长筒状,上部分裂为2唇,超出苞外;雄蕊2,花药2室,花丝被有扁毛,藏于花冠之内;雌蕊1,子房上位,2室,胚珠多数,花柱白色,柱头2裂 。蒴果,成熟时室裂2瓣片,将种子弹出 。种子坚硬,褐色,扁圆 。花期夏秋间 。
生林下或浅沟边,亦有栽培者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 。
【药用部位】
为爵床科植物九头狮子草的全草 。
【来自何书】
《植物名实图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