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厄尔尼诺为什么增多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原因有哪些危害


强厄尔尼诺为什么增多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原因有哪些危害

文章插图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厄尔尼诺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说强厄尔尼诺现象增多了?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强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增多?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气候科学论文称,全球变暖将让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更剧烈 。这或将导致未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地球上影响力最大的气候变化 。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是判断该地区厄尔尼诺的一个关键指标,但是关于海面温度如何响应全球变暖的各种模型,现阶段无法达成统一,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变暖对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影响依然不甚明确 。
强厄尔尼诺为什么增多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原因有哪些危害

文章插图
此外,过去的大部分研究评估的是特定地理区域的变化,因此所得结论不够全面 。此次,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海洋大气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详细分析了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中的17个气候模型,以评估在未来全球变暖的场景下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 。通过追踪每一个模型的异常中心(温度变化最极端的位置),团队发现,88%的模型都预测各自异常中心的海面温度波动幅度将变大 。
这对应的是,在目前阶段(1900年—1999年)和未来预测期(2000年—2099年)之间,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海面温度的变化幅度整体平均增加15% 。这一增幅意味着,太平洋东部“强”厄尔尼诺事件(指海面温度明显异常)的数量将增加 。研究人员总结表示,有鉴于此,我们预期未来将有更多极端天气事件发生 。厄尔尼诺事件,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 。
当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温度升高,风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吹,使得全球性气候反常:有的地方遭受洪涝之灾,有的地方又被干旱所困 。研究人员想知道,厄尔尼诺对全球变暖究竟如何响应 。文中提到的研究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学者是其中主力 。他们发现,全球变暖情况下,极端厄尔尼诺的变化幅度增加了15% 。这样的研究,是在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智慧与力量,毕竟,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
厄尔尼诺是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暖流,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 。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 。
【强厄尔尼诺为什么增多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原因有哪些危害】
强厄尔尼诺为什么增多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原因有哪些危害

文章插图
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 。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厄尔尼诺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
厄尔尼诺是怎么形成的?
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在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 。赤道表面东风应力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从而使那里的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 。
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产生离岸漂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质量辐散,海平面降低,下层冷海水上涌,导致这里海面温度的降低 。上涌的冷海水营养盐比较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食物 。鱼类的繁盛又为以鱼为食的鸟类提供了丰盛的食物,所以这里的鸟类甚多 。由于海水温度低于气温,空气层结稳定,对流不宜发展,赤道东太平洋地区降雨偏少,气候偏干;而赤道西太平洋地区由于海水温度高,空气层结不稳定,对流强烈,降水较多,气候较湿润 。
当东南信风异常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水上翻异常强烈,降水异常偏少;而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多 。这就是所说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相反,指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降低 。两种现象都与全球气候有密切联系,可能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几率增加 。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 。
强厄尔尼诺为什么增多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原因有哪些危害

文章插图
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 。形成一种严重的灾害 。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 。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 。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可能在拉丁美洲引发洪水、导致澳大利亚出现干旱和印度的农作物歉收 。
许多观测事实还表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当厄尔尼诺出现时,将促使日本列岛及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有的年份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偏少的趋势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地球表层环境的整体性:一个圈层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圈层的变化,一个地区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地区的变化,局部的变化也会引致半球甚至全球环境的变化 。
厄尔尼诺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ENSO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ENSO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 。
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北方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 。1990年初又发生ENSO前兆现象 。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换日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米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厘米 。
以上关于厄尔尼诺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标签和专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