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棕竹的繁殖管理


棕竹的繁殖管理棕竹的繁殖管理同散尾葵 , 但棕竹对土壤酸度要求高于散尾葵;棕竹耐阴 , 夏季炎热光照强时 , 应适当遮荫 。
(一)管理养护管理 棕竹为南方植物 , 宜放置于温暖、湿润、通风和较庇荫的场所 。 宜排水好、肥沃、微酸性的沙壤土 。 或者盆土用草炭土与粗沙以2∶1的比例混合 。
在春夏生长期间 , 宜薄肥勤施 , 以腐熟的饼肥水较好 , 肥料中可加少量的硫酸亚铁 , 使其叶色翠绿 。 生长期每2周施追肥一次 。 棕竹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 , 即少量多次 , 并做到氮磷钾三结合 , 以有机肥占主导 , 微量肥作补充 。 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 。 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 , 每次每盆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克 , 腐熟花生麸50~60克 , 兑沤制过的粪水2公斤左右 , 淋施于盆土中 。 另外 , 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锌、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 均匀喷湿所有叶片 , 特别是要喷洒到生长点 , 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
喜湿润和半阴的环境 , 保持盆土湿润 , 浇水原则为宁湿勿干 , 并尽量提高空气湿度 , 但也不可积水 。 夏季要早晚浇水 , 并喷叶面水 。 冬季要适量减少 。
棕竹比较耐阴 , 在有明亮散射光的温室内生长良好 , 要避免阳光直射 , 夏季需搭棚遮荫 。 夜间16℃ , 白天18℃~20℃生长正常 。 冬季要放进温室 , 越冬温度在5℃以上 。
棕竹的修剪很简单 , 主要剪去其枯黄叶及病叶 , 如层次太密 , 也可进行疏剪 。
棕竹生长较快 , 需每年春季换盆一次 。 对新生的植株 , 可进行分株栽植或重新布局 。 盆栽棕竹的根系长时间在盆土中生长 , 因此微量元素很容易被吸收至尽 , 同时容易积累病毒、虫害 , 影响根系生长 。 所以 , 一般每年换土一次;换土时间宜在根系生长高峰出现前 , 即每次新叶即将展开时最适宜换土 。 换土时 , 将盆口向下 , 轻轻抖出棕竹 , 将其底部和上部泥土各削去五分之一 , 然后在盆底放上由50份塘泥、50份垃圾肥混合而成的营养土5~10厘米 , 将棕竹放回盆内 , 再在其上部放上3~5厘米厚的营养土 , 然后淋透清水 , 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 。 根据实际 , 换土亦可以与换盆结合进行 , 即小盆上大盆 。
(二)繁殖方法 以播种、分株繁殖均可 。 分播种繁殖可4-5月盆播 , 播前用35℃温水浸泡1天 , 播后1个月发芽 , 半年后移栽小盆 。
棕竹的分薛力强 , 利于分株繁殖 , 分株繁殖应结合早春换盆时进行 。 小的株丛 , 换盆时 , 切取其四周的小苗带根另形移栽 。 对于大株丛 , 可以分为几个小株丛分别移栽 。 如果不是大量繁殖 , 可以在不破坏母株株形阶情况下用长刀将盆株边缘的幼小茎秆连同根系一起挖掘出来 , 立即上盆栽种 , 即可长成一棵新株 。 大量繁殖时应将株丛稠密的多年生植株从花盆中脱出来 , 清除掉根团外围的泥土 , 以2-3根茎秆为一丛 , 用利刀或修枝剪将丛间相连的横生主根断开 , 同时撕开须根立即栽种 。 分株后根系上的伤口很多 , 最好用不加肥的培养土上盆 , 放在庇荫处把水浇透 , 2天后松1次土 , 暂时不要浇水 , 每天向叶丛上喷水2-3次 , 如果盆土变干 , 可向盆面少淋些水 。 半个月后再浇透水 , 以防根系上的伤口腐烂 。
播种繁殖于冬春进行 。 棕竹种子于冬季成熟采摘去种皮沙藏 , 播前用35℃温水浸泡1天 , 然后播于半砂砾苗床中 , 条播或点播都行 , 播后覆1.5厘米薄土 , 保持温度25℃以上和较高的湿度 , 经常保持床土湿润 , 但忌积水 。 如春播则须在种子采收后 , 妥善贮藏好种子待用 。 播后约2个月左右可发芽 , 半年后移栽小盆 。 棕竹性喜温暖、荫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 , 不耐寒 , 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砾土盆栽 。 待新根生长后 , 每月追施一次稀薄腐熟液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