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指哪些,中药的四气五味的作用( 三 )
甘味
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 即甘缓 。 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 主治虚证、痛证 。 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 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 如饴糖、甘草等, 皆有甘味 。 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
辛味
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 即辛散 。 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 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 。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 如麻黄、薄荷, 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 如木香、红花等, 都有辛味 。
咸味
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 即咸软 。 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 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 。 如瓦楞子软坚散结, 芒硝泻下通便等 。 五味之外, 还有淡味及涩味 。
淡味
有渗湿、利尿作用 。 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 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
涩味
与酸味作用相似, 也有收敛固涩作用 。 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 如龙骨、牡蛎涩精, 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
五味的确定
①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 如黄连、黄柏之苦, 甘草、枸杞之甘, 桂枝、川芎之辛, 乌梅、木瓜之酸, 芒硝、食盐之咸等 ② 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 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 ③ 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 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 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 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 例如, 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 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 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 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 。 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 故皆标以辛味 。 磁石并无咸味, 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 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 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 。 由此可知,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 一是药物的滋味, 二是药物的作用 。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 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 因而从古至今, 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 。 药物的五味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 以辛味为例, 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等味辛, 能散寒解表, 常用于感冒初起 。 药理实验证明, 它们具有解热、发汗, 抗菌抗流感的作用 。 枳壳、木香、乌药等到行气药, 多味辛, 有行气止痛的功效 。 药理实验证明, 这些药物具有解痉止痛、调整胃肠活动以促进消化的作用 。 药物的辛味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 据统计, 85种辛味药中, 含挥发油的药物有53种, 占辛味的72.1%并且不少药物的挥发油就是该药物的有效成分 。 如桂枝所含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具有退热作用, 理气药陈皮和青皮所含的挥发油有调整胃肠功能作用 。
编辑本段四气与五味
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 因此, 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 。 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 但是味不相同, 一是苦寒, 一是辛寒, 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 。 反过来说, 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 但性不相同, 一是甘寒、一是甘温, 其作用也不一样 。 所以, 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 。 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 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 。 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 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 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 性味合参 ①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 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 ② 味同气异者, 作用有共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 例如, 紫苏、薄荷皆有辛味, 能发散表邪, 但紫苏辛温, 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 能发散风热 。 麦冬、黄芪皆有甘味, 前者甘凉, 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 有温养中焦, 补中益气作用 。 ③ 气同味异者, 作用有共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 例如, 黄连、生地黄均性寒, 皆能清热, 用治热证 。 但黄连苦寒, 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证 。 生地黄甘寒, 能清热养阴, 用治虚热证 。 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 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 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 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 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 。 因此, 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 。
推荐阅读
- 中医的三焦指哪些部位,打通三焦最有效的中药处方
- 2017白马股有哪些
- 披头星指哪些亲人去世,什么是地丧和披头
- 温州指压有哪些服务
- 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哪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五个指标
- 品行包括哪些方面,人的品行具体指什么
- 兽类包括哪些动物,兽类指什么动物
- 四大避暑胜地有哪些,避暑胜地指的是什么地方
- 安全文明施工费是指哪些
- 治灰指甲的药有哪些,十大外用灰指甲特效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