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指哪些,中药的四气五味的作用( 二 )


编辑本段五味
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 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 。 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 。 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 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 《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这是关于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最早的总结和概括 。 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 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日臻完善 。 ①辛味 。 能散能行, 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 。 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 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 。 ②甘味 。 能补能和能缓, 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 。 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 故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 ③酸味 。 能收能涩, 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 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 。 ④苦味 。 能泄能燥能坚, 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止呃、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祛寒燥湿、泻火坚阴的药物多具苦味, 故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呕吐呃逆、大便秘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 。 ⑤咸味 。 能下能软, 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 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咸味, 故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症瘕痞块等病证 。 咸味药多入肾经, 有较强的补肾作用, 用治肾虚证 。 还有些咸味药走血分, 有清热凉血作用, 主治热入营血的病证 。 五味之外, 还有淡味及涩味 。 淡味能渗能利, 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 一些渗湿利尿药多具有淡味 。 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 。 由于《神农本草经》没有提到淡味, 后世医药学家多宗五味之说, 不言六味 。 涩味与酸味药作用相似, 也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 或与酸味并列来标明药性 。 五味也有阴阳的分属, 即辛、甘、淡属阳, 酸、苦、咸属阴 。 五味对五脏各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 《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有:“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之说 。 其作用是辛味药以散肺气之郁, 甘味药以补脾气之虚, 苦味药以泻心火, 酸味药以敛肝阴, 咸味药以补肾虚 。 有关五味的现代研究发现, 五味之别主要与所含化学成分、化学结构有关, 如辛味药多含挥发油、皂甙及生物碱、酚等;甘味药多含糖类、甙类、氨基酸及蛋白质、脂肪等;酸味药多含有机酸、鞣质等;苦味药多含生物碱、苦味质、甙类等;咸味药多含无机盐 。 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 。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 实际上不止五种 。 但是, 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 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 味相同的药物, 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 至于其阴阳属性, 则辛、甘、淡属阳, 酸、苦、咸属阴 。 综合历代用药经验, 其作用有如下述: 酸收涩 苦澡湿 甘缓急 辛发散 咸软坚
酸味
有收敛固涩作用, 即酸收 。 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 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 五倍子涩肠止泻 。
苦味
有清泄、燥湿作用, 即苦坚 。 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 , 主治热证、火证、湿证 。 泄的含义甚广, 有指通泄的, 如大黄, 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 如杏仁, 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 如栀子, 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 至于燥, 则用于湿证 。 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 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 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 适用于后者 。 此外, 前人的经验, 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 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 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