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三焦指哪些部位,打通三焦最有效的中药处方


人的五脏六腑都指哪些?三焦指什么? 看到这可能有朋友要问了, 你题目不是在说三焦吗, 这怎么开始聊六腑了?你这个标题党!问出这个问题来呢恰恰说明了你对六腑的不了解, 我们看中医六腑有哪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 三焦呢就是从这儿来的 。 想必很多人对于三焦都是听过没见过, 了解也不多, 那我们就来讲讲三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三焦, 为六腑之一, 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 。 关于“焦”字的含义, 历代医家认识不一 。
有认为“焦”当作“膲”者, 膲为体内脏器, 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 为无形之气, 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 樵, 槌也, 节也, 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 。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 为六腑之一, 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 包含胸腔和腹腔 。 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 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 。
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 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 包括脾、胃、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 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 其中肝脏, 按其部位来说, 应划归中焦, 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 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 。 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
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 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 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 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
那么接下来看一下这个系统的功能 。
首先, 通行元气 。
首见于《难经》 。 三十一难说:“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 气之所终始也 。 ”三十八难说:“所以腑有六者, 谓三焦也, 有原气之别使, 主持诸气 。 ”六十六难说:“三焦者, 原气之别使也, 主通行三气, 经历五脏六腑 。 ”原文明确地说明三焦是人体元气(原气)升降出入的道路, 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 。
第二, 运行水谷 。 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 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 用“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来概括 。 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 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而有
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 。 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
第三, 运行水液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 。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 。 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 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 周身环流, 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 。 因此, 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 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 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 。
也可以说, 三焦运行水液, 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 。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 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 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 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 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 。 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 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 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 则水乱二便 。 ”
当然啊三焦既是一个整体又能区分为个体, 上焦负责受纳水谷, 中焦负责腐熟水谷, 下焦负责排泄二便 。 因此啊当温病侵袭人体三焦的时候就会影响其对水谷的受纳、腐熟、排泄过程, 造成一些热证 。 上焦病证 。 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