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赏析:
这首诗以“假如”开头, 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 有凝神沉思之感 。 诗中的“鸟”是泛指, 是共名, 它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咏唱的杜鹃、鹧鸪那样, 稍一点染, 即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蕴, 而是全靠作者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新的艺术追求 。
再则, 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 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枝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 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作者的影响所致, 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作者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

扩展资料:
主题意象
主题
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 痛苦多于欢乐, 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 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 即使为她痛苦到死, 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 。
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
意象作者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情结以及土地在作者诗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 作者艾青堪称“土地的歌者”, “土地”构成了作者诗歌的中心意象 。 “土地”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华文明的象征, 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 其中聚集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 。
这里的“土地”, 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 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 。 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 挟着这份感情, 用忧郁的目光扫视周围时, 寂寞、贫困的旷野的载体——土地便进如作者的脑海 。
作者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 诅咒摧残土地的人, 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在诗中, 作者的歌喉虽然沙哑但却宽厚, 虽然悲哀但却博大, 显示出一种雄浑的生命感;虽古朴但却苍劲有力, 因为土地是孕育万物的基础 。
这种感情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诗人表示要像鸟一样歌唱祖国大地;死了, 也要使自己融进祖国的土地中 。 “土地”的意象也凝聚着作者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 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 。

艾青我爱这土地

文章插图

【艾青我爱这土地】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