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鬼谷子的最后一个预言( 三 )


是天下真君子真人臣也,无二心,无欲.得人心耶~~~~~~~~~~~~~
诸葛亮评价过韩信吗? 诸葛亮志存高远 , 他躬耕南阳之时自比管、乐 , 很可能仅是其追求的较低目标 。 以三国当时形势而言 , 不排除诸葛亮亦有争夺天下、建立王霸之业的雄心 。 可惜的是 , 由于诸葛亮出道太迟 , 汉朝十三州之地已被各路诸侯瓜分殆尽 。 诸葛亮已失去自树大旗 , 成为独霸一方诸侯的最佳时机 。 胸怀济世之才 , 欲图王霸之业的诸葛亮要想攀上权力的高峰 , 唯一的途径只能是择主而事之 , 这对诸葛亮而言 , 虽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 但与司马懿相似 , 仍是实现其政治目标的重要契机 。

一 借刀除关羽
诸葛亮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碍是谁 , 毫无疑问 , 是关羽 。
建安二十四年 ,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 , 虽然水淹七军 , 威震华夏 , 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 , 自身也为孙权所杀 。
诸葛亮对襄樊战役采取了壁上观的态度 , 致使关羽兵败临沮 , 蜀中却无一卒往援 。 而曹操亲统大军屯驻摩陂 , 并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率兵增援樊城 , 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 , 蜀汉方面也丝毫没有采取任何对策 , 最后当关羽败走麦城 , 全军覆没之际 , 蜀中援军还是迟迟不至 。 最终关羽被东吴擒杀 。
关羽镇守荆州 , 手握重兵 , 骄狂不可一世 , 不但易代(刘备死后)之后将难以对付 , 即使刘备健在之时 , 诸葛亮也很难越过关羽这道障碍 , 而攫取更大的权力 。 所以诸葛亮宁可丢失荆州 , 也要借吴人之手除掉关羽 。

二 操控后主掌政权
诸葛亮执政时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 。 反之 , 蜀汉政权中 , 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专政揽权颇多微词 , 诸葛亮在世时 , 迫于其权威 , 人皆不敢直言指斥 。 然而 , 诸葛亮甫卒 , 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即上书后主刘禅 , 曰: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 , 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 , 直以臣惧其逼 , 主畏其威 , 故奸萌生 。 亮身杖强兵 , 狼顾虎视 , 五大不在边 , 臣常危之 。 今亮殒殁 , 盖宗族得全 , 西戎静息 , 大小为庆 。
蜀汉政权中不仅李邈有此看法 , 甚至连尚书令李严亦猜忌诸葛亮有不臣之心 。 《三国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云:“(李)严与(诸葛)亮书 , 劝亮宜受‘九锡’ , 进爵称王 。 ”
自王莽始 , 权臣易代 , 夺取帝位 , 必先封王 , 加九锡 , 然后再龙袍加身 , 登上九五 。 汉末 , 曹操欲加九锡受汉禅 , 遭到心腹荀彧的坚决反对 , “荀彧素为操谋主 , 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 。 李严亦是刘备临终时的托孤重臣 , 难道他的天良已尽 , 会容忍异姓篡夺刘氏江山?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 劝诸葛亮受九锡 , 只有一种解释合乎常理 , 即表面上尊崇诸葛亮功高盖世 , 当赐以殊礼 , 而实际上是在试探诸葛亮是否将走王莽、曹操的道路 , 加九锡 , 建国封王 , 进而代蜀汉称帝 。
按理来说 , 作为托孤重臣的诸葛亮对此应表示极大的愤慨 , 除严厉斥责李严外 , 也应郑重表明自己一心事主、效忠汉室的心迹 。 但诸葛亮的答书却并非如此 , 他回书曰: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 , 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 , 戒之以勿拘之道 , 是以未得默已 。 吾本东方下士 , 误用于先帝 , 位及人臣 , 禄赐百亿 , 今讨贼未效 , 知己未答 , 而方宠齐、晋 , 坐自贵大 , 非其义也 。 若灭魏斩(曹)睿 , 帝还故居 , 与诸子并升 , 虽十命可受 , 况于九(锡)邪 。
诸葛亮云“十命” , 乃指“九锡”之外再加“一锡” , 可见其“十命”之谓比李严劝进九锡更上一层 。 我认为诸葛亮这番话的口气相当大 , 完全不像出自一个自诩“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的人之口 , 说得难听一些 , 反倒像一个乱臣贼子所言 。 众所周知 , 九锡非人臣之常器 。 汉制 , 非刘氏不封王 , 曹操封魏王 , 加九锡 , 不臣之心路人皆知 , 诸葛亮难道不懂这个道理?汉魏之际 , 除曹操受九锡外 , 还有刘备自加九锡 , 称汉中王 。 孙权受魏主曹丕九锡 , 称吴王 。 曹操、刘备、孙权为三国之主 , 难道诸葛亮欲与他们比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