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来独往,不再指望别人懂得

01
看过这样一句话:“孤独是灵魂的放射 , 理性的落寞 , 也是思想的高度 , 人生的境界 。 ”
一路走来 , 我们经历了一些事 , 看过了一些人 , 还遭受了一些痛苦 。
有人在人群里徘徊 , 希望遇到一张笑脸;有人在笑着低头 , 看淡了一切 , 做好自己;有人在推杯换盏 , 深信“朋友多了路好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 但真正成熟的人 , 合群不合群 , 都不介意了 。
独来独往 , 不是拒绝一切的社交 , 而是在任何场合 , 都保持应有的清醒 , 既有自己的个性 , 又不失体面 。
独来独往,不再指望别人懂得
02
第一 , 独来独往 , 活成了一道风景 。
诗人张继说:“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
唐朝安史之乱之后 , 北方动荡不安 , 南方相对稳定 。 不少文人志士 , 在江浙一带避乱 。
秋天的夜晚 , 张继乘船到枫桥 , 看着夜色下的寒山寺 , 感慨景色之美 , 又忧国忧民 , 挥笔写下《枫桥夜泊》 。
隔着时空 , 都能感受到——怎一个“愁”字了得?
有一个传说:唐太宗时期 , 有两个年轻人 , 寒山、拾得 。 他们从小是好友 , 长大后 , 寒山的父母为他定亲 。 可是定亲的那个姑娘却爱上了拾得 。
寒山想了很久 , 内心很痛苦 。 最后 , 他离开家乡 , 去苏州修行 。 临走前 , 写下书信 , 插在门口 , 劝说拾得 , 一定要好好对待姑娘 。
后来 , 拾得去苏州 , 随手采了一朵莲;寒山用盛有素斋的篦盒 , 迎接拾得 。 两人相视一笑 。 寒山所在的寺院 , 改名为寒山寺 。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有美好的风景 , 有成全别人的善意 , 哪能活得孤独呢?就算一个人行走 , 也会看到无尽的风景 。
正所谓 , 心中有春天 , 触手便生春 。
03
第二 , 独来独往 , 是在享受“孤独” 。
文人厉鹗说:“独自开门 , 满庭都是月 。 ”
康熙年间 , 厉鹗苦读诗书 , 轻轻松松考中了举人 。 但是他却一直没有考上进士 。 浙江巡抚元章 , 举荐他参加“博学鸿词”考试 。 令人惋惜的是 , 再次名落孙山 。
人生得意 , 是一时的 , 人生失意 , 是长久的 。
当一个人彻底看清了自己 , 看淡了功名利禄 , 那么他就会享受当下的生活 , 心灵深处 , 不再有波澜 。
内心平和 , 手里有书 , 窗外有月 , 远方有淡淡的山 , 这便是孤独之美 。
当我们很累的时候 , 回到家中 , 什么都不想说 , 只是静静地待着 , 等待一缕月光 , 轻柔地撒在身上 , 这是何等的惬意 。
求什么呢?想什么呢?争来争去一场空 , 不如当下安好 。 恰是 , 古来圣贤皆寂寞 。
独来独往,不再指望别人懂得
04
第三 , 独来独往 , 不再指望别人懂得 。
《诗经·黍离》里说:“知我者 , 谓我心忧 , 不知我者 , 谓我何求 。 ”
谁能知道你的难过?谁能知道你的喜悦?谁能走进你的世界?当你满怀期待的时候 , 接着就是一地鸡毛 。
都说 , 高山流水遇知音 。
这辈子 , 如果有知音 , 那该多好啊 。 可是 , 知音难寻 。 就算遇到了 , 仍旧要分开 。
当年的俞伯牙 , 千里迢迢来到长江边上 , 偶遇了钟子期 。 一个弹琴 , 一个听琴 。 两个人约定 , 来年的秋天再见 。 可悲的是 , 钟子期病故 , 只留下一座孤坟 , 在相约的地方 。
俞伯牙把琴摔了 , 从此不再弹琴 。
当你习惯了独来独往 , 那么你就真正懂得了自己 。 闲来无事 , 听一听自己的“心声” , 学会和自己对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