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碎片中

【生活在碎片中】作者:黎荔
生活在碎片中
在后现代文化中 , 一种破碎的片断的文化形态是其主要形态 , 整个文化处于一种片段的破碎的和无中心的状态中 , 而生活在后现代的主题 , 则始终被一种断裂所笼罩 。 正如英国社会学家鲍曼一部近著的标题所示:“生活在碎片中” 。
在这个海量信息涌现的时代 , 一方面我们对这个世界所知太多 , 但另一方面实际我们又对这个世界所知甚少 , 乃至一无所知 。 生活已经是碎片 , 人更加是 。 我们都不完整 , 某种意义上都是残缺的 , 每个人都有破碎之处 , 每颗心也如此 。
生活在碎片中
正如王家卫的经典作品《重庆森林》所呈现的 , 时间是断裂的、变形的 。 两个毫不相干的时空平行叙述 , 将时间分成断裂的两块 , 时间在两个故事中 , 没有连接点也没有交叉点 , 就像现代人的生活 , 只有此刻 , 没有过去 , 亦不知道未来 。 王家卫敏感地意识到后现代人们生存的自我与极端孤独的状态 , 故以时空的断裂与分列对立 , 影射每个人相对于另外的任何其他人的片断式的感悟:每一分钟你都置身于某个特定的时空 , 邂逅或偶遇的人与事 , 在下一分钟的时空都有多重可能 , 充满了不确定性 。 王家卫电影在叙事结构上常常是断裂的 , 全靠旁白补足贯穿 , 贯穿《重庆森林》全片的画外音 , 那个喋喋不休犹如祷文的自言自语 , 也不知道是主角们对自己说、对整个屋子的虚空说、对肥皂和毛巾说、还是对着一个即将过期的凤梨罐头说 。 独白赋予了电影中所有人物非常独特的个性 , 每一句话就像电影中的角色站在你面前 , 深入内心的自我表达 , 缓慢地展示自己 , 但也给观众以主观的叙事角度 , 局限了观众的事实认知 , 使得电影更加破碎而迷人 。 拼贴是后现代主义最典型的元素之一 , 碎片式的拼贴组成了《重庆森林》富有动感而不稳定的影像风格 。 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相恋或擦肩而过 , 正如一个碎片之于另一个碎片 。 这正是后现代都市人的精神风貌和情绪状态 。
生活在碎片中
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 , 流动的时代 , 传统秩序已被打破 , 世界变得多元 , 流动而非固定 , 但同时又像是来到了一片雷区 , 气候可能突变 , 工作可能消失 , 爱情也可能飘动不居 , 捉摸不透的流变和风险冲击着基本的生存状况 。 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都是流质化的艺术 , 恍惚不定的情绪碎片 。 生活与工作被切割成一个个碎片 , 这已是既成事实 , 我们不可能也不会想回到碎片化之前的那个田园牧歌的时代 。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利与弊 。
因为 , 再无懈可击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理念 , 也不过是人们对现象世界的组织与缝合 , 包括制度设计在内的一切人工制品 , 都是把本来是零散片断的东西编织在一起 , 制造出一种整体性、统一性与真实性的完美幻觉而已 。 在我看来 , 后现代性的不确定因素 , 即便是当下最完善的制度设计也不太可能克服 。 我不愿因为偏爱“确定” , 让怀旧的乌托邦浮出水面 。 如果期待“强人”的出现 , 将可能因一时的“确定”丧失掉自由 。
是谁确立了这样一种价值观的唯一合法性呢?只有完整的、有头有尾的、因果、必然、规律、逻辑的东西才是好的 , 整体性高于一切 , 碎片微不足道 , 而我们只能在这样一种阴影笼罩下生活?在我看来 , 片断离生活更近 。 当人们用某种抽象概念来衡量一切 , 当作规定人、制约人的绝对同一标准时 , 人便不得不为自己的创造物所奴役 。 确定是美丽的 , 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