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腰胯的重要作用
腰在脊柱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它是由五节腰椎组成的 , 由尾闾向上第三节 , 俗称腰眼 , 就是指的命门穴 。 命门穴旁有先天之本的两肾 , 对应的是神阙穴(肚脐) , 下边有汽海穴(气海穴是储藏内气的地方) , 这个部位俗称丹田 , 是修练太极内功的关键部位 。 拳经曰:“主宰于腰”、“刻刻留意在腰间”、“命意源头在腰隙”等 , 这些都说明无论是盘架还是推手 , 腰总是起关键作用 。 腰是身形变换的关键 , 是十三势、八种劲使用和变化的总动力 , 而腰的松空是肢体圆活、灵敏变化的前提 , 所以松腰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 不管是“腰隙”还是“腰间”之说 , 都说明腰的一种重要状态 , 那就是腰的空和松 , 只有腰松开 , 腰节才能离开 , 腰椎之间才有间隙 , 所以松腰才是命意的源头 。
杨澄甫太极拳十要中第三条特别提到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 , 能松腰然后两脚才能有力 , 下盘稳固 , 虚实的变化皆由腰来转动 。 要想松腰 , 必须溜臀 。 只有松腰方可进入太极之门 , 只有溜臀方可进入松腰之门 , 所以腰只能松 , 而不能用硬力 。
腰松不开 , 脚难以放松 , 膝胯僵紧 , 腰是呈上启下的大关节 , 腰松不开形成一块板 , 堵塞上下通道 , 上肢的肩、肘、腕、手四大关节本力退不掉 , 周身挂力操作 , 这样就很难体会到阴阳变转 , 举动轻灵 , 行步如猫行 , 运劲如抽丝的太极味道 。
腰胯虽然连在一起 , 但各有各的作用 。 塌胯也称坐胯 , 与顶头悬同是太极身法立身中正的重要规则 。 从作用上讲 , 顶头悬与气势和轻灵有关 , 塌胯则与沉气、沉劲 , 化劲 , 发劲等密切相关 。 塌胯是求得髋关节的灵活 , 只有胯关节高度灵活了 , 腰胯及整体才可能有上浮下沉的浮动之感 , 左旋右转进退随心 。 小腹是一身重心所在 , 所谓松腰塌胯 , 开裆沉气 , 气沉丹田等说法 , 都不过是强调降低重心而又灵活安稳 , 再加上带轴的腰 , 旋转自如 , 才能化解对方的来力 , 安稳不败 。 腰主转动 , 以灵活为用 , 以之带动四肢 , 这是练柔软的基础;胯以沉稳为主 , 在灵活的位移中稳定中心 。 腰胯虽然连在一起却作用不同 , 稍深者 , 行拳时主动运用腰胯 。 四肢的活动只不过是腰胯动作的外在延伸 , 或称为腰胯动作的表现形式;而功夫浅的人 , 只见手脚盲动、乱动 , 不见腰胯的运动规律 。
推荐阅读
- 听师父谈松腰塌胯旋裆 太极五步
-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 台湾郑曼青大师与其学生关于练拳、推手的对话录
- 太极 内转丹田 太极拳的境界
- 杨氏太极拳学练释疑 裆走下弧移重心 舍己从地缩又伸
- 太极拳运劲发力规律 跟杨振基老师学拳
- 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不同 传拳不传步
- 发劲与不发劲的差异 太极拳内劲密探
- 杨式太极拳的掌应该是怎样的? 杨式太极拳的步法
- 李雅轩:名家发劲的神态 太极拳的步
- 如何做到脚下生根 太极练在行站坐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