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成太极拳家 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五 )


太极拳架到此阶段 ,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持之以恒 , 再配以推手的实践 , 自然就可达上乘 。
(三)推手同样需要分阶段进行 , 当太极拳架练习至第二阶段以后 , 此时正确的姿势已经形成 , 已能做到劲起于脚 , 坐身松胯 , 两臂放松 , 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单推手 , 单推手看似简单 , 实则同样包含有粘沾连随 , 不丢不顶 , 舍己从人 , 引劲落空等太极拳推手的主要功夫在内 。 两人单手手腕处相搭 , 要求轻轻相接触 , 即要有粘着之力 , 又不能用力 。 一方用按劲弓步轻轻随对方之劲前推 , 另一方则用捋劲虚步坐身轻轻随对方之劲回捋化开 , 无论前推或回捋 , 要求接触处之粘着力始终不变 , 粘沾连随 , 不丢不顶 。 劲起于脚 , 以脚带动两胯 , 以两胯带动身手 , 与拳架的姿势和运劲要求完全一致 。
单推手练得有粘沾连随 , 不丢不顶的功夫并熟练以后 , 就练双推手 , 双推手熟练以后 , 就练四正推手 , 四正推手必须认真 , 掤、捋、挤、按四劲分明 , 从单推手至四正推手 , 主要是练习粘沾连随 , 不丢不顶的功夫 。 粘沾连随的功夫是永无止境的 。 技艺越高接触之处越轻 , 但仍是粘沾不脱 , 并能使接触处的粘着力保持不变 , 虚实不露 , 使对方感到深不可测 , 达到人不知我 , 我独之人 。 因此通过四正推手练习粘沾连随的功夫 , 时间应该长一些 , 尤其是“随”的功夫是将来实战推手时决定胜负的关键 。 这一阶段的练习 , 至少应在一年以上 。
无论单推、双推和四正推手 , 都必须左右手互换 , 左脚右脚的位置互换 。
四正推手的粘沾连随功夫练至有相当水平以后 , 结合拳架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 , 就可练习听、化、拿、发四劲 , 以及各种手法 , 自由推手 。 同时并研习活步、大捋 。 吴式推手中的推手十三发等 , 进入竞技性的实战推手阶段 。
竞技性的实战推手 , 其胜负取决于我顺人背 , 只要我顺 , 对方必然是背 , 对方顺 , 则我必处于背 。 顺就是顺势、优势 , 亦即所谓得机得势 。 背就是背势 , 亦即所谓不得机不得势 。 拳论讲:“有不得机不得势处 , 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 腰腿之病主要表现在:
1.不知将手、臂和上身松开 , 将劲沉至脚底 , 利用脚底的蹬劲和拧劲来带动腰胯 , 用腰胯来带动上身和上肢 。 以致力出于肩背 , 力浮于上 , 成为无根之木 。
2.当对方进攻时 , 不知松胯坐身转胯 , 使来劲落空 , 而是挺腰挺胯 , 以致身仰歪斜被对方打出 。
拳论讲:“每见数年纯功 , 不能运化者 , 率自为人所制 , 双重之病未悟耳 。 欲避此病 , 须知阴阳 。 ”
所谓双重之病 , 实指不知阴阳 。 阴阳就是虚实 , 自身用劲中实则全实 , 虚则全虚 , 这就违背了“阴不离阳 , 阳不离阴 , 阴阳相济 , 方为懂劲”的原则 , 当然成了为人所制 , 被动挨打的局面了 。 与人相推中 , 对方实我亦实 , 这就成了顶抗之病 。 对方虚我亦虚 , 这就成了离、丢之病 , 对方就可乘我顶、抗和离、丢之时 , 将我打出 。
太极推手必须谨记“舍己从人” , 亦即“随”劲 。 但更应该懂得“从人还是由己” , “从中有不从” , 亦即“阴不离阳 , 阳不离阴” , “阴中有阳 , 阳中有阴” 。
太极推手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高深的技艺 , 只有在明师的指点下和自身长期的实践以及悉心的研究 , 才能登堂入室而达“阶及神明”之境 。

孙南馨 1991年秋月于武昌沙湖之滨
【怎样练成太极拳家 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