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力而能有力才是太极拳 太极拳的腰隙、丹田训练( 三 )


因为语言属于表示事物的第二信号 , 并不是事物本身 。 语言所表示的概念如语言学家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所说是属于粗略的暗示而已 。 而每个人暗示的形成又必须依赖自己的亲身经验 , 每个人的经验往往不完全相同 , 因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同一概念词语的具体理解往往会有差异 , 对于“用力”也是如此 。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中声称自己不用力者其实不一定没有用力 , 有的只是使用自己所感觉很小的力 , 又把这种情况当作是“不用力” 。 那么是不是真的有人练拳“不用力”呢?
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凡物体发生运动必定是有力量发生作用的 。 所以 , 从这一原理出发也可以明白练拳之肢体既运动又“不用力”不能理解为广义的“没有用力”和“没有力” 。 从上述可知《杨氏老谱》和近代太极拳家所谓的“不用力”是指不用局部主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 。 以手臂而言 , 一般人手臂发生运动是由于肩臂局部肌肉的缩短、拉长、等长等收缩所引起的 , 对于近代太极拳家而言 , 这就是狭义的“用力”;而因为凡力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传递 , 人体在某些体内反应下也能够使脚下发生的力向上发生传递 , 这种力也可以使得手臂发生运动 , 这种力就被《杨氏老谱》与近代太极拳家称为“气”或“劲” 。 太极拳就是以这种“气”或“劲”使得手臂发生运动的 。 具体地说:太极拳越深 , 练拳时手臂中局部主动的力就会越小 , 直至真地感觉不到手臂在主动用力 , 别人也感觉不到其手臂在主动用力;而练拳时手臂中局部主动的力越小 , 就越能够发出由脚而起的力;尽管这样太极拳锻炼之初、中期的人手臂局部仍还有狭义的“用力”存在 , 然而手臂中存在的还有“气”或“劲” , 到了中期以后则会主要是“气”或“劲” , 甚至几乎全是“气”或“劲”了 , 局部主动的用力会几乎没有了 。 这种情况从人类所必需的模糊概念和数学近似计算的表达而言 , 最能使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就只能是“不用力” , 这样的情况才是近代太极拳家所说的“不用力” 。 所以 ,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 , 真正纯粹的太极拳确实是局部“不用力”的 。 手臂既运动又能够“不用力”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
为什么“不用力”所依赖的“气”或“劲”必然是从脚而始?这是因为人是下支撑活动的生物 , “气”或“劲”其实是一种反作用效果发生的传递性的力 , 现代力学称为“动量传递” , 所以 , “气”或“劲”是必然从脚而始的 。 当然 , 一个人脚不着地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发生“气”或“劲” , 这“气”或“劲”就是从与椅子接触的屁股而始了 。 而说太极拳的“气”或“劲”从脚而始的 , 也不是说脚的局部会发生力量 。 “气”或“劲”之所以会从脚而始 , 靠的就是“气沉丹田”所引起的动态的“沉”使得脚发生了力量 。 由此可见:如果不会“沉” , “气”或“劲”就难以从脚而始 。 所以 , 太极拳家对“沉”都是十分重视的 , 叶大密先生就告诫弟子们太极拳中有无数个“沉” 。 “沉”的一个反应就是脚牢牢与地面接触 , 很多太极拳家将其称为“入地三尺” 。 由此可见 ,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大谈中国近代闻所未闻的所谓“松空” , 让学练者的脚与地面软绵绵地接触 , 就是断了“气”或“劲”发生的依靠 , 尽管练拳中手臂运动十分绵软 , 其实必然还是在用力的 。 因为这样情况下如果手臂不用力也就必然没有手臂运动的任何动力了 , 手臂就必然不会发生运动的;而既然手臂在运动 , 这手臂就肯定是在主动用力的 。 这样的用力即使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的确也可以称为“不用力” , 但却是属于“不用力而没有力” 。 这种“不用力”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不用力不对” 。 这种“不用力”也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批评的“双轻” , 是太极拳的拳病 , 不属于太极拳所谓练拳的“不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