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骨翻起与撅臀 衡量太极拳的标准( 二 )


讲吐纳也要适度.不可以太过 , 否则很容易走偏 。 动辄大谈气功医百病、宣扬隔空打物的人不是没有 , 理智地一笑置之便可以了 。
经络学
中医与太极拳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 但是太极拳中的“中医经络学”却相对简单.而且不失经络学之精妙 。
通过正确地练习太极拳 , 做到自我按摩、舒筋活血 , 从而使太极拳养生的概念得到很出色的诠释 。 具体的验证方法很简单 , 一套拳下来看看身体舒畅与否?练拳结束后如果像生了一场大病一样 , 膝盖疼痛、浑身别扭等等 , 都足以说明练习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 有些授拳者说膝痛是因为不太用功或基础太差 , 纯属误导 。 太极拳是符合人体骨骼折叠规律的运动 , 违背了这一特点非但不能养生反而会伤害身体 。
就我的实际经验而言 , 练习完以后要做到浑身舒畅、精神饱满 , 并不仅仅依赖于导引吐纳的环节.还要靠合理的锻炼时间来配合才能做到 。 众所周知.太极拳中有很多重复的动作 。 如果过分追求简化.省掉的不仅仅是过程 , 还有合理的衔接动作和适当的练习时间 。 那样的话不宜做到自我调节 , 往往是还没开始进入状态就草草收场了 。 传统拳的重复动作并非多余赘肉.而是智慧的结晶 。
阴阳学
阴阳鱼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充分注解了太极拳 , 而又放之四海皆准 。 因为很多种类的武术都可以用阴阳鱼来注解 。 所以说.古人的智慧不一般 。 就吃东西而言:咀嚼起来有快有慢、有轻有重、嘴则有开有合……然而轻、重、快、慢又都是为了吃东西.可说是”对立统一”啊!难道一顿饭下来等于打了一套拳吗?也正因为如此 , “阴阳”并非是诠释太极拳的最重要标准 。 阴阳学仅仅是太极拳的组成部分 , 而不是全部 。 如果仅仅死抱着书本研究阴阳鱼 , 根本不可能练好太极拳 。
纯粹的养生不能提高技击 , 而过度地追求技击也不可能实现养生 。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 , 使这二者达到微妙的平衡.那才是拳的高深之处 , 切不可生搬硬套 。
另外.有些拿太极拳大搞迷信的人 , 通常也是从阴阳鱼入手的 。 太极拳并非什么”算命拳” 。
武术
太极拳的武术部分是对技击的培养 。 如果没有武术的内涵 , 也就不能称之为拳 。 正如上面所说的”养练结合” 。 只有养.没有练 , 怎么能算是太极拳呢?很多人误以为练就是拆招 , 一招一式用法如何如何实现……结果只落得有架而无势的“肢解版”太极拳 。
看待武术的培养 , 同样要找对环节 。 有些练习者忽视特点、重视附件 , 把一个整体的太极拳肢解得乱七八糟 , 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 单式技击含义的拆开讲解不是不重要 , 而是不能太过 , 因为太极拳更多的是培养功力 。 如果没有了功力的培养 , 武术的提高也就成了天方夜谭 。 “拆解空架子”是十分可悲的事情 。 如果练拳失去了完整性 , 看起来像是哑剧的技击表演 , 也不能称之为正确的太极拳 。
说到技击 , 我认为技击的本领只能用高低来论 , 很难以对错来讲 。 如果以胜败论英雄的话 , 站着的永远对 , 趴下的永远错 。 但是站着的胜利者.如果被更强的对手 , 用曾经是他手下败将的某个招式击败 , 就证明他都错了吗?所以说.技击只有强弱之分 , 没有对错之别 。 太极拳中的武术部分 , 同样是可以技击的 。 技击由人掌握 , 而武术正是用来强化人的 。 真正可比的是习武者 , 而不是招式 。 就各式太极拳来说 , 拳无好坏之分 , 而练习者的水平则有高低之别 。
依照太极拳的“作用”及”组成部分”来分析 , 在身法正确的情况下 , 抛开姿势不同的偏见 , 交流起来一定会愉快很多 。 太极拳的国际标准 , 不是某个人可以私自确立的 , 但是太极拳的好、坏、对、错 , 是可以衡量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