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忽雷太极拳简介 陈氏太极拳十大理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历代家们的努力,陈氏的理论也不断完善,不断提新,使之道理日渐明朗,愈来愈易于言表,愈便于深入浅出,向拳演练者进行指导 。 因此,学习拳的十大理论,对于演练者不断提高对太极拳的认识和训练水平以及在技击实践中的应用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 第一大理论 太极气论 太极拳中对气的阴阳是这样划分的:呼气为阳气,吸气为阴气;体内上升之气为阳气,下沉之气为阴气 。 阴气与阳气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阳气上升仍为阳气,阳气下行即为阴气;阴气上升即为阳气,阴气下行仍为阴气 。 气为人的生命之根本,而气的根本却在于阴阳,没有阴阳变化的气就成为死气 。 学习太极拳,必须懂得太极气的阴气与阳气的重要性 。 人身上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一旦失去了正常的位置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那么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也暗弱不足 。 就象天体之所以运行正常,正是由于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一样,人的阳气也应当在上在外,并且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 但是,演练是必须晓得,在人体烦劳过度时,阳气就会亢盛外张,并导致阳精逐渐耗竭 。 假若如此多次重复,阳气愈盛,而阳精愈亏,对演练者身体极为有害 。 因此,演练太极拳不可过度,适中生益,过度伤人 。 演练太极拳必须在心平气静之时开练,切切不可在大怒大恼之时练拳,并且尽可能修身养性,减少生气不愉快的机会 。 因为,人体中的阳气,在大怒之时就会上逆,血随气升旦伤及诸筋,更为糟糕,使人体中筋驰纵不收,而不能随意运动 。 这都是十分危险的,对人体极为有害 。 人体中的阳气,即能够养神,并能够使人精神慧爽,还可以使身体中诸筋柔韧 。 这就是阳气的功用 。 阴气与阳气是同时存在的 。 阴气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气是卫护外使身体表面固密的 。 如果说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会使血脉流动迫促,若再受热邪侵,阳气就更盛,就会发为狂证 。 如果说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演练者体内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 。 所以,只有使人体内阴阳平衡,无所偏胜,才能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 。 这样一来,演练者便可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气机正常运行 。 阴气与阳气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可固守于内,如果阴气与阳气二者不协调,就如周一年之中的四季失去了平衡,只有春天而无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由此而来,阴气与阳气的配合协调,相互为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 。 所以,阳气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会竭绝 。 阳气和平,阳气固密,人的精神才会正常 。 如果一旦阳气与阴气分离决绝,那么人的精气就会随之而竭绝 。 至于有人所分清气与浊气,也不外乎阳气与阴气 。 清气为上升之气,即为阳气;浊气为下沉之气,即为阴气 。 总而言之,气不可无阴阳之分,就像人们所说的: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 。 太极拳中气的根本与作用就是这些,虽分为二,实际上归属于一 。 学习太极拳者处理了阴阳二气之间的关系,对于与练拳都是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 。 第二大理论 太极神论 神是精气的外发之表现,也叫做灵气 。 世界止无论什么事物,只要它具备的精神足,其神情必然自足 。 对于人来说,精气虽然是存在于五官为骸的身体之中,实际上是体现在人的身体外部 。 太极拳演练者若心、手、眼具到,就是有神的体现 。 没有神情的人如同死了一般,是根本不会动的人 。 神在人身体外的表现不止于眼的一处,但是只有在眼上面体现的神情显而易见 。 所以,演练者习拳训练之时,眼神至关重要,千万不可东张西望,也就是做到目不妄视,必须让眼光随着主手的往返来回移动 。 例如在太极拳套路打懒扎衣这个动作中,演练者之目光必须随其右手中旨徐徐而行 。 懒扎有中手运到头,目光也到头,牢牢地将目光盯在指尖上,不能随便乱张望 。 这样的话,就可将演练者全身的精神都集中在这个动作上,懒扎衣这一招便会从前到后皆有精神,这都是由于精神集中的缘故 。 若打单鞭这一个动作,则必须使演练者将目光集中在左手之上,慢慢运行,到单鞭这个动作打完之时,再将目光集中到左手指尖上,也不能随便张望 。 打撇身拳,演练者须将目光集中在左右脚尖上,打肘底看拳及小擒拿,须将目光集中在肘底拳上;打斜行拗步时右手在前,须将目光集在于右手上,打抱头推山时,两只手虽然都在前,但是其中分有主次,以右手为主,此时,演练者虽然也目光并注,但是也必须将目光偏注于右手之上;打指裆拳,须将目光集中在下打之上;打下步跨虎,须将目光集中在上方;打掩手肱拳,须将目光集中于前方 。 基本上是不论上下左右前后哪个方面,只要是主要的动作方向,就必须将眼光集中在那个地方 。 拳路中也有目光集中在别的地方,但实际上要打的却是相反的地方,这正是声东击西、左顾右盼、指南打北的神机妙用 。 古代人常讲大将军八面威风,就是指拳术高超者,眼光四面竞射,浑身上下,处处均有精神所在,也就是形成咄咄逼人的八面威风 。 太极拳本来就是世上所没有的,九世祖陈王廷根据阴阳开合之理,并参阅了黄帝内经、针炙大成,在108式长拳的基础上兑合创造了太极拳,于无处生有,似乎也是很神秘的 。 但是,又要演练者悟彻太极拳是由太极阴阳变化而创,由太极图的道理演变而来,动静、快慢、刚柔、虚实、开合运转烃化是随意自然的变化,太极神情可自然体现出来 。 第三大理论 太极拳论 何为太极拳,这个问题恐怕是众多的太极拳演练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 一个太极拳爱好者迷上了太极拳,又十分下地学习,但若弄不清什么是太极拳,处于茫然之中,自然拳术再练也无所长进,甚至敢于背本逐末,走上邪路 。 若要弄清什么是太极拳,首先必须弄清楚太与极这两个字的来源 。 太字原为大 。 易乾上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意思就是说大字是世上万物形成之前的乾元之境,无边无际 。 后来,当人们想表示比大字含义更广、更深、更远、更高之境时,就大大字的底下又加上了一点,成之为太,含义为无比、无际、无止、无沿、无上,比大字之义更上一层,直至虚灵,这即为太字之源 。 极字原意为房屋中间顶端顺房之木,即屋脊之栋,含义也为最高、高巅、最上 。 但是,要讲太极之义,还必须先弄清无极之义,因为太极之本为无极 。 中国古代哲学中称派生宇宙万物的本源,原始混沌之气境即为无极 。 而总括天地万物之理,便成为太极 。 无极之境是静止的,意理行而生太极 。 太极动便产生阳,动极便静,静而后生阴,于是,两仪便产生,接着由两仪而生出四象,四象再生出八卦,从而产生了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进而推衍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 所以也说,太极本无极 。 知道了太极与无极这两个词的原意,再来看太极图,领会太极拳之由来 。 古代的道家把太有形象为O,意为太极是一气循环,运动开始,即界分阴阳,但是只是一个圆圈的图案,如同表示无极之景,很难以与太极区别开来,更难以表示因太极所动而生产的阴阳两仪之变化 。 于是,道家们便又制出了阳动阴静图,并且以阴阳图的左部白色图案为动阳,以右部黑色图案部分为静阴 。 白色图案中有黑色图案来表示动阳之根,在黑色图案中有白色图来表示静阴之根,最终于动阳的白色图案中以一个小圆圈的方式,将两种颜色的图案连接在一起 。 称这个圆圈为太极 。 但是,阴阳圈圈当中的小圆圈子并不是小圆圈,而是与最外边的大圆圈是一体,也即是同一个圆圈,意在表明阴静与阳动的变化皆在太极之中,是太极的原有之物事,然而人们用画和行却难以仅用一个圆圈既能表示太极,又能显示出阴静与阳动的变化关系,所以才于太极大圆圈当中阴阳变化显示之后再画出一个小圆圈,这也又是书不能尽言,画不能尽意的一种衔生表现手法 。 这也就是太极阴阳图的产生根源,它的产生根本上就是要向人们展示一个古老的、科学的哲理,阳生于阴,阴产于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 陈氏太极拳正是由第九世祖陈王廷根据太极阴阳图中的阴与阳,动与静的变化而创造的 。 首先,陈王廷创造太极拳时根据太极图中阴阳之变,将招招势势的动作都分出了虚实变化 。 强调演练者在演练太极拳时,做到放松全身、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沉肩坠肘、气沉丹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上下承接、连绵不断、动中求静、上虚下实、上身灵活、下盘稳固,从而形成顺应自然变化的太极拳 。 其次,陈王廷又根于太极阴阳图中的“动生于静,动极又静,静极复动”的静动之变原理,要求演练者必须于拳路变化中动中求静,放慢运动,以自己静中所生之动来克制对方的莽动,从而取胜 。 再者,陈王廷又根据太极阴阳图为圆形,而将自己所创拳路动作尽量多呈弧形,作圆周或半圆周的运动 。 正是因为陈王廷所创拳路是以太极阴阳图为本,并在多方面具备太极阴阳图之性与形,所以才取拳名为太极拳 。 第四大理论 太极心论 世界上只有人是万物之灵,而心又为人体五官百骸之灵 。 所以,心为人一身之主 。 只要心一动,五官百骸自然听其指挥,随其运动,则是因为演练者自己的心力没有达到,不可归罪于身体某部 。 当前,拳术十分盛行,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形成了一股热潮,正蓬勃兴起,有关于之类的书刊志杂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而现,经史备载,子集流传,名家论著,实在很是不少 。 但是,若要演练太极拳必须知道太极拳是太极阴阳图而发 。 太极图外面的确形迹和里面所包含的精意形象地体现在拳势之上,也就是说太极拳既有成形可见的套路,又有无形意会的拳理,这两者若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块,演练者就不会明白拳理是如何发于拳势,更不会懂得拳势的运动实质上是在运气和养先天自然之元气 。 学习太极拳必须用心研究其中道理,而不可只是盲目练其外形 。 演练者洞晓太极拳拳理之后,四体开合擒纵就会运用自然、恰到好处、随心所欲,一定会达到高层境界 。 学习太极拳必须心中具备恒劲,面对高手不要行远自返,登高自卑,望洋生叹,临渊羡鱼,半途而废 。 要以自己的能力与自己的智慧深悟打拳之理的高层奥妙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演练者专心致志,刻苦学习,一定会对太极拳心领神会 。 学习太极拳,切不可认为拳道是耍把戏的技术 。 在学习时马马虎虎,吊儿郎当,只想偷懒 。 这样的心理驱使演练者,他也就只会白搭功夫,浪费力气,虚度时光,一事无成 。 因此,学习太极拳,演练者开始练习之前必须先练心,平心净气,清除一切私心杂念,然后再开始练拳 。 如此一来,演练者身体自然灵动,下体自然稳重,任天机往来,运自身开合,凭太极元气全身周流 。 第五大理论 太极意论 在太极拳中十分注重意的运用,这个用意主要是指演练者的身体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神经对人体各部位按照太极拳技击演练的技术要求进行的一种神经支配活动 。 太极拳是一种轻沉兼备,内外兼修的运动,动作要求沉稳,圆活连贯,身体姿势要求立身端正,不偏不倚,太极拳运动中五官百骸的运动都是十分有分寸,十分有神韵的,是以意催形,形气结合,而意又发自于心 。 所以,演练者只有心正时发出的意念指令才会使四肢正确运行,而在心术不正时发出的意念指领则会使四肢运动入邪道 。 这也就是说演练太极拳贵在诚意,而诚意贵在松静,只有要身松气静的情况下,大脑中发出的对拳路运动的意识才能够集中,细致如微,全神贯注地支配各个动作进行姿势调节,引导周身气血流通无阻无滞,推掌出手,投脚拗步,无不使润血精气达于脚尖手指,身法自然端正 。 一旦演练者急切慌张或者心不在焉,其演练太极拳的身法手式步表必然非偏即奇,不中规矩,不合拳理,不顺自然 。 初学太极拳者,在动作尚不熟之际,再加之大脑皮喜忧参半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紧张扩散状态,正确的、完整的动作概念尚未形成,演练起来,偏重于用力,以力正形,手脚不随,上下不合,动作笨拙,身体僵直,连以形带意也谈不上 。 当演练者在一定时间内,经过不断艰苦的正确训练,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正确的太极拳动作姿势与技术概念,基本上可以保证自己的形体达到太极拳套路熟练,规格合度,演练自如的各项技术要求程度之时,就可以追求意的训练,先由以形带气,进一步向以意催形、形气结合的高层次发展 。 当演练者能够洞彻太极拳理,并将太极拳理贯注于整个太极拳大部睡之间时,演练者的太极拳水平已达到了一个高层次的水平,即可达到以意催形,内外兼修的程度 。 这个时期,演练者对太极拳套路的认识及演练都有十分明显明显的变化,拳术套路的十分精练娴熟,绝无冗肿繁杂忘动动作,举手投脚均有技击含义,即便有时出现了身体偏斜,也正是正确的偏斜上,并在偏中寓于正意,缠绵自然,发力合时,力大千钧,与外家拳术截然不同 。 演练者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练拳有两种练法,一个是由理而发进行练习,一个是由气而发进行练习 。 如同有些练硬手的人,绝对是为了练气,若练成,照样能够技击运用将人打死,也是十分地威犯,咄咄逼人,哧哧唬人 。 但是,一旦将硬手与练意的太极拳相比较起来,毕竟稍逊一筹,理占先天,先天占后天,一先一后,一高一低,绝不可同等而论 。 所以,演练者必须达到吾之意可知,彼之意可想,知己又知彼,主动权在于自己一身之上,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进退自如,寻机发力,岂有不胜之理 。 以上所述,就是太极拳用意及练意的精妙之处,演练者必须留心体会,以审其意之所发是否合乎根本 。 第六大理论 太极理论 太极拳的道理也是同万事万物衔变归统道理一致 。 学习太极拳,演练者自己心中必须明白,虽然太极拳术分套路与技击两部分,并且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变化多端,神秘莫测,势态各异,但是,其劲归根结底是由一源而发 。 太极拳的一源就是演练者从头顶到脚底,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毫毛,四肢百骸相联而成的一个身体 。 这一个身子整体顺其性之自然,行其事之当然,合乎人心之同然,究乎天理之所以然,一开一合,顺其自然;一刚一柔,绝无勉然;一动一静,恰合天然;全练皆然,一虚一实,久而久之,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以一贯之 。 但是,演练都要达到这般程度的功夫并不是容易的事,不可性急,因为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练就的,它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功到自然成 。 当演练者具备了上述功力之后,在出击上也必须把握时机,掌握分寸,伺机而动,一旦出手,如龙威虎猛,出敌所料,急如闪电,瞬间完成动作,如需要静,务必寂然湛然,一动也不动,站在自己当站的地方,如泰山一般稳固,也就是要求演练者当静身体无一不静,全身里外上下没有一处参差牵挂的地方;一动身体无一不动,全身前后左右不准一处有犹疑抽扯的地方 。 干净利落,迅雷不及掩耳,不假思索,不犯疑义,如高流湍下,令敌不能防御并处于茫然被击之中,这就是太极拳技击的主要纲领 。 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 。 学习太极拳,如同学习其它各门科学方法一样,都必须深入领会其中所蕴涵的道理,然后才有可能成功,事不分大小难易,术不论高低深浅,学习者只有下了功夫才会有所进步 。 既不可急燥,又不能坐等,只有按照顺序规律,循序渐进,才能够使自己真正融会贯通,演练者言能使自己身体百骸筋节,自相贯通,上下表里自相联络,达到散者而统,分者而合,四肢百骸归属于一源随心所欲的高层境界 。 第七大理论 太极招论 太极拳是武术中的一种,它主要是运用手与足或正、或偏、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招落旋转,顺其理而得法,按其法而呈形,这个形就叫做势,一般都称作招 。 演练者学习太极拳,必须得考虑这一招是由何而起,中间手足如何来运行,运行到势末如何收起,明白外面是什么形状,身内走的是什么劲别,并在心中仔细揣摩这一招之下与下一招之上这两招的中间是怎样地承上启下的,同时还必须得使身内血脉贯通,不能够出现一丝一毫的隔阂,而将上下两招分为两截 。 学习太极拳套路招势的方法就是由一招自成一招,使千百招如一招,一气贯通,招招相连,势势贯串,不能间断 。 象太极拳中懒扎衣一招,运动时,先把右手从左腋前端手背朝上,手指朝下,先转上一个小圈之后,再从下斜而上行,过上星、神庭前面,越右耳外侧,徐徐运行 。 当胳膊展开到八九分之时,千万不可开满,若先开至满,在技击的应用上必然处于被动局面 。 将手与肩运平,接着顺转圈用缠丝劲由腋下从里向外斜缠到中指 。 千万不可向后掰,若掰,必然无力;也千万不可太弯,太弯,则也无力,一定要达到不偏不倚,曲中求直时为最佳 。 左手则是倒转,也用缠丝劲,由手外掌过手背缠到肩后外腋处停 。 將两手合住劲,右手如新月半弯之形,内气之运似停止而实际上并未停止,若停则气断,当内气运到十分满足之时,则下一招已经接住从此而起 。 这是懒扎衣中上体的运动变化 。 这懒扎衣一招中,右脚也是与手同时划半个圆圈展开,先落仆参穴,后过涌泉穴,再至大敦穴,稳白穴而止,这时所落之脚为虚脚,之后,右脚用顺缠劲由大敦而起,过脚面,行至脚外腓,缠至腰间,左脚的脚趾向前,用倒缠丝劲,由外向里而缠,一直缠到大腿根处之后,再归于丹田之中 。 懒扎衣一招的运动中,演练者必须保持右手与右脚一齐起,若要合时,说合,全身上下官骸一齐合住,不要让一处不合住 。 不合,是气不能达于四梢,不利于技击之运用,这是太极拳中一招的规矩,必须严格遵守 。 太极拳招势之中,一般以手动为阳,手静为阴,手背为阳,手心为阴;前则为阳,后则为阴;但是也有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在手足的运行之中,哪个手为主,哪个手即为阳,哪个手为辅,哪个手即为阴 。 但是,也有一些招势之中是先阳后阴,外阳内阴,无论怎样变化,一阴一阳的变化必须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 历代太极拳名家都十分注重于一招一势中的身体运动的研究,从中悟出精妙的太极招势之理,并应用到太极拳的技击实践中,从而方能达到功夫出神入化的境界 。 所以,学习太极拳必须得对太极拳中的每一招一势,结合着有关太极拳的理论,进行研究,克服和排除书面理论中因为文字化而带来变异,继尔,方能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使自己的功夫向炉火纯青的高层境界发展 。 第八大理论 太极情论 打太极拳同样有情,如果没有情,就不会产生欲扬先抑这样活泼充满天机的运行变化了 。 没有情至的演练太极拳象木偶泥人一般,只会机械地做几个动作,如同死蛇塌地一般,呆笨无比,没有一点点景致,又有什么意思可谈呢?因为太极拳的本身也包涵有一定的表演与娱乐性,健身性和技击性,演练太极拳时,必须能够让旁观之人眼想快看,口中乐道,心中愿学,总而言之,就是能够打动人心才行 。 许多太极拳名家演练起太极拳来,能与音乐合起柏来,手足运行,身形变换,高低抑扬,舒展大方,忧如轻歌曼舞,在人们一片嘘嘘惊奇赞叹声里,暗自将意行遍周身,寓无限太极天机于拳路变化之中,即锻炼了功夫,又陶治了人们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一点是太极拳创造者得天独存之才的衍传,其他拳术不可于之相比 。 对于现在学习太极拳者来说在太极情上更应当重视,发达的现代通迅设施能将演练者的太极拳表演之情传遍全世界,人们侧以更高的水平来欣赏,来要求 。 太极的拳演练绝不可以无情,无情则会失去它全身价值,和奥妙的一半,然而,若是与人进行推手体现技术之巧,则又断断不可有情,若是因人情而为太极拳术,就会使演练者失去太极拳本身价值和奥妙的全部 。 太极情是矛盾而又统一的哲理体现,演练者不可以无情,也不可以有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符合太极拳所秉的太极之理 。 第九大理论 太极景论 演练者打太极拳时一开一合,时擒时纵,或屈或伸,有来有往,一片神行,曲折如画,妙趣横行,自然天成,奇情无比就谓之太极之景 。 太极情离不开太极理,是因有理方能生情;太极景则又离不开太极情,则缘无情而不可成景 。 太极理与太极情、太极景之间存在着相承的关系,无此即无彼,有此必有彼 。 但是,若是演练者神智不开化,心中无妙趣,其打太极拳也断然难具太极之景 。 演练者若想打拳呈现太极景,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会立思而得 。 首先,要求演练者必须遵守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不得随意造次,格守拳理 。 其次,演练者就必须得动用脑子,思想太极拳理与太极套路之间的内在关系,琢磨透彻,牢记在心,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 。 然后,演练者就可以根据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对自己所练习的太极拳招势姿态进行从意思到形体的微稍修改,使自己的形体运动更合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进而将太极新运动的规律溶化并呈现在自己的形体运动之上,即为出神入化,一招一势,一开一合,一上一下,均赋太极拳理于其中,太极情便油然而生,太极景也自然而成 。 演练者若练拳达到这个境界,演练起来,太极拳打得如同天花乱坠一般,神行变化,令人莫测,机关重叠,令人惊奇,身法娴熟,令人叫绝,此地正是里面有情,外面生景 。 太极景对演练者的要求就是打起拳来务必奇景无比,让外人观看之时,产生欢快舒畅 。 津津乐道,频频乐观的激情,就如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炊烟飘绕的阳春三月去郊游,有尽三百里嘉陵山水不足与比之景 。 演练者若将太极景练至这般境界,其太极拳技也逾中而偏上了 。 第十大理论 太极性论 中国古代哲学家把太极分做阴阳两部分,以天与日为阳,以地与月为阴,阴阳即生,刚柔则现 。 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相反的势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互相为用的一体就为太极性,也即是刚柔相济,太极拳最终是以柔克刚 。 阳刚与阴柔是两种对立的物质属性,它们是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 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刚劲或柔韧,均是柔中带刚,刚中带柔,而刚柔必相济而生劲 。 刚为快速迅猛有力,柔为柔和缓慢沉着,有柔无刚立足不稳,有刚无柔转动不灵 。 太极性为刚柔相济,并主张以柔克刚,太极性体现在太极拳术中以阴阳而现,阳刚与阴柔同处于一个统一的共体之中,绝对不可分开 。 但是对于演练者来说太极性则会体现于练拳时的形体姿态之上,动作若硬即偏刚,动作若软则偏柔 。 空间刚柔如何相济,太极拳古诀中讲得十分明白: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秒手 。 但是,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也并不是否定以柔克刚,反而是为了更好的达到以柔克刚 。 主张是柔软去克刚硬,似乎是邪说,实则为哲理,古言即有“水滴穿石,绳锯木断”之说,它本身也就是以柔克刚的实例 。 以柔克刚的太极性体现在太极拳术上主要是应用螺旋力、重力及贯性、杠杆等科学原理,讲究避实击虚,而以四两之力去化拨对方的千钧神力,并将其力作用于其身 。 在技击应用上具体体现为,若对方以猛拳击来,太极拳演练者即首先略闪身让过对方拳击锋头,避开来劲,并引往空旷之处,让对方失去拳击的对象,其力放开而难放,即为太极拳之“引进落空”,尔后再将自己的力量作用在对方身上,加大对方失控的作用力,令对方处于无根无在无控状态 。 此时,无论演练者如何收拾对方,对方均无还击之力,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进攻的机会,这便是太极拳中的“得机即击” 。 如此迎战还击,即为太极拳所主张的以柔克刚 。 太极性在太极拳中运用方法主要是沾、依、粘、随四种,沾即指演练者如同胶一般,紧紧地沾住对方,依即指演练者要依靠对方,与对方一直保持着十分紧密无间的关系;粘即指演练者要如同漆一般,当对方想收身脱离之时,紧贴上去,令其欲罢不能;随即指演练者必须随着对方来去,彼欲左已则左,彼欲右已则右 。 只要沾必有粘,只要依官定随 。 沾、依、粘、随的方法中身体正是刚柔相济地去化解对方之劲,所以,必须不顶不抗,随来随往,在对方运行之中寻求破绽,以期实现以柔克刚的最终目的,用技击的技巧轻而易举地制服对方 。 太极性的灵活运用是一个相当高的层次,它的实现需要演练者进行长时间的锻炼,方能运用得当,初学太极拳时,演练者不常活动,身体上各部位都比较生硬,存在着一股僵劲 。 所以,要掌握太极性的运用,必须先从柔劲的锻炼入手,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僵劲,便会越练越灵活,气血愈畅通,手脚则渐渐生力,而这些力则是由柔中而产生,进而便可自柔中生刚 。 由刚而柔,再由柔而刚,刚中产柔,柔中生刚,刚柔相济,随屈就伸,无过不及,豁然贯通,运转自如 。 演练者只有达到这个阶段,方算悟彻了太极性,具备了一定的功夫,再继续深造下去,即可达到拳术炉火纯青的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