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如何辨别新老瓷器,瓷器轧道工艺新老区别( 九 )


6.黄釉瓷器(图6)
黄釉器也分为高温和低温两种 。 低温黄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呈色剂、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颜色釉 , 最早见于汉代陶器上 , 显橙红色泽 , 唐三彩中的黄釉即属此类 。 早期的低温铅釉主要有棕黄色和绿色两种 , 其中棕黄釉的着色剂是氧化铁 , 绿釉为氧化铜 。 在历经唐、宋、辽、元、明、清各代的发展 , 低温黄釉的种类和品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低温黄釉伴随着汉代铅釉的出现而出现 , 后来在唐三彩及元、明琉璃上都有表现 。 唐代烧制低温黄釉瓷器的窑口主要有安徽寿州窑、白土窑 , 河南密县窑、郑县窑 , 陕西铜川窑 , 山西浑源窑和河北曲阳窑等 。 藏品想送拍至国内一线拍行(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等) , 可询 , 一四七 , 五五四六 , 八零八八 。 窦先生 。 但早期的低温黄釉均施于陶胎上 , 且色泽较差 , 色调多为黄褐色或深黄色 。 至明清时景德镇生产的低温黄釉已较唐代制品有了显著提高 , 将低温黄釉器的制作推向了一个鼎盛时期 , 并成为宫廷御用色 。 此时低温黄釉器的黄釉多施于光素无纹的白釉器表上 , 仅有少数万历时期黄釉直接施于瓷胎上 , 随着时代发展呈色深浅略有不同 , 基本上趋于明黄色 。 明代黄釉瓷器以宣德、弘治时的产品评价最高 , 特别是弘治黄釉 , 颜色纯正 , 色调均匀一致 , 釉面平整 , 犹如涂抹的鸡油 , 恬淡娇嫩 , 清澈明亮 , 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 以后各朝均生产了大量的低温黄釉产品 。
【历史地理知识|如何辨别新老瓷器,瓷器轧道工艺新老区别】高温黄釉是一种含少量铁分的石灰釉,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铁而呈现黄色 , 代表品种是茶叶末釉 。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 , 属高温黄釉 , 以氧化铁为呈色剂 , 经1200~1300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 , 釉面呈失透状 , 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 , 绿者称茶 , 黄者称末 , 古朴清丽 , 耐人寻味 。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黑釉 , 最初似因为烧黑釉瓷过火而出现的特殊品种 , 并非有意烧造 。 清代御窑厂所产茶叶末釉 , 釉色黄润 , 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 。 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官窑所烧 , 传世品中 , 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 , 烧制最为成功 。 雍正时制品多偏黄 , 有茶无末者俗称“鳝鱼黄” , 釉色偏绿者俗称“蟹壳青”;乾隆时制品釉色有深浅之差 , 黄色中散布黑色小星点 , 釉面平净 。 清宫旧藏茶叶末釉器旧称为“厂官釉” 。
7.孔雀绿釉瓷器(图7)
孔雀绿釉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 , 因其助溶剂中加用硝(一种硝酸盐的矿物质) , 所以釉色十分鲜嫩 , 青翠欲滴 , 犹如孔雀羽毛般艳丽 。 孔雀绿釉自宋代磁州窑创烧 , 元代景德镇烧制成熟 。 明代孔雀绿釉器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和传世品分析 , 永宣时期至正德年间均有烧制 , 与元代相比制作更精美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宋元时期磁州窑制品由于胎和化妆土皆为生烧 , 胎、釉膨胀系数不匹配 , 造成胎釉结合不紧密 , 产生剥釉现象 , 严重者器表釉面甚至全部剥落 。 而明代官窑制品是在烧好的白釉器上施孔雀绿釉 , 然后再入窑二次烧成 , 釉与釉之间易结合 , 因而极少有剥釉现象产生 。 到了清康熙时期孔雀绿釉得到进一步发展 , 无论是呈色、造型还是刻划装饰工艺都更为精致 。
8.茄皮紫釉瓷器(图8)
茄皮紫釉是以锰为呈色剂的低温釉 , 呈色有深有浅 , 深者为熟透的紫茄皮色 , 浅者为未成熟的浅紫皮色 。 茄皮紫釉器是先高温烧成素胎 , 再施低温紫釉二次烧制而成 。 这样烧制成的器物胎釉结合不紧密 , 时间长后易出现剥釉现象 。 从传世品看 , 明代弘治、万历时期景德镇官窑有制作 , 多为祭祀用器 。 清代康、雍、乾三朝进一步发展 , 尤其是康熙时期更为盛行 , 其造型多样 , 釉面光亮 , 玻璃质感强 , 呈色较为稳定 , 器物表面多刻划有精细的纹饰 , 带有官窑款识 。 乾隆朝以后烧造有大量的暗刻龙纹茄皮紫釉的宫廷生活用器 , 多为盘、碗之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