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我是谁哲学,我是谁的理解和定义( 五 )


我, 是一个相对性的称谓, 对于不同的人来讲, 可以有不同的我, 也就是无限个我 。
但是这种回答丝毫没有意义, 我们需要找到的是相对中的绝对 。
我, 并不是一个实在的物体, 作为一个概念来讲, 它是寓于一切的个体的人之中的, 普遍性即体现在我思, 这是绝对的 。 这个我, 它本身并不能被自我感知, 而只有我在思考的时候, 才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其实在逻辑上来讲, 如果我不思, 那么我确实不存在, 听起来似乎有点唯心主义的色彩, 但这毕竟是有理可寻 。
包括近代唯理论先驱笛卡尔就是这一思想 。 在构建自己哲学体系之前, 首先确保一个我思的存在, 否则, 谈不上对自我的感知, 连我都没有, 何谈认识呢?
有人或许会说, 你自己碰触自己的身体, 碰触自我的手臂, 这不就是在感觉意义上的感知吗?
可是, 仔细思考, 这并不是碰到我, 而是碰到我的手臂, 我的身体, 而对于我本身, 这个实体, 你碰到了吗?你感知到了吗?并没有 。 所以只能在理性的层面进行把握, 也就是唯理论的路子 。
现在把问题拉回来, 站在现代的角度来回答, 这个我, 就是一切思维活动的承担者, 物质化也就是大脑的神经 。 但是得知这种答案难免会有一种落差 。
经典哲学问题:我是谁 转的:

"自我是由“意志”和“智力”两者共同构成的!"
如果一个人意志同我一样, 智力与我相同, 那么我们便是同一个“我”吗?
我们可以以各种规定性来定义自我, 只是我想知道有怎样的规定性 。
我们照镜子, 拍相片, 不停地做心理测试, 其实都是想以外在的角度来审视“我”是谁 。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我必须相信, 以便可以维系自我的意义并生存下去 。
关注人, 关注个体的价值, 应该是西方人文思想很突出的一点吧 。

因为我发现, 如果把自我认为是物质的, 那么身体不停变化, 那么我也早已就不是我, 如果把自我认为是连续的意识和感觉, 那么当我们睡着觉以后, 也就没有了意识没有了感觉, 那当第二天到来, 又一个新的连续的意识和感觉就又出现了, 我也已经就不是我了 。

我是谁 ?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性别,是否性感,我怎么知道你是谁
自我 ?
没有自我,只是感觉存在而已.但确实实实在在的存在,因为别人能看到我了
哲学问题 我是谁 首先应该学会如何用“非我”来看待这个世界, 然后再用“非我”来看待属于这个世界中的“我” 。 这是研究“我是谁?”的先决条件 。
所谓“非我”, 你是要站在绝对公正和绝对“天道”(易经)的眼光看待一切事务, 毫无自我意识存在、毫无个人功利个人品味得失等等 。 这一点在诸多宗教和中国的佛教、道教中都有这样一个“非我”的代名词 。 比如上帝、天道、佛祖等等 。 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假想出一个代表出来, 作为你日常督促自己的一个象征符号, 比如说毛主席 。 在研究“我是谁?”过程中, 不要强迫自己研究这个谁?因为汉语中这个谁多数仍然代表一个人, 只是这个人是未知数而已 。 你应该研究“我是什么?”这样更贴切, 也不会把你引入歧途 。 这个“什么”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类似心灵、思想之类的意识流 。
当然, 单纯从纯哲学角度研究“我”是很难的, 最好配合以现代科学和古代哲学经典 。 比如说《道德经》《易经》《霍金的宇宙》《世间简史》《宇宙全息自律》等等, 通泛地了解世界是什么, 再来看看一看“我”到底是什么 。

2.
即人作为主体对自我本身的存在方式的感性认知及由此延展出的对自我本身以外的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 。 简言之就是主体对自我存在的自觉意识和在此基础上的对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价值地位的认识 。 那个著名的“我是谁?”的哲学问题就是反映了人的“自觉”意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