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猫瘟怎么治疗,猫瘟吐和正常吐的区别


猫瘟 如何治疗 虽然和生病的猫咪接触的猫猫身体都没有什么异样, 但这不能代表它们不是带菌者, 有些外表健康的猫咪其实就是一些疾病病毒的带菌者, 但由于自身的抵抗力和身体素质强, 从而没有发病, 但它们能把病毒传染给其它猫咪, 同时人类也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者, 把某些能引发猫咪生病的病毒和细菌带回家 。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 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引起的猫科及鼬科和浣熊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 临床表现以患猫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及循环血流中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

F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 核酸型为单股DNA, FPV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0.5%石炭酸及pH=3.0的酸性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 所以在隔离消毒时不应选用以上制剂, 可用0.2%甲醛或次氯酸杀灭该病毒 。

FPV在50℃以下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而温度一旦达到50℃, FPV在1小时内即可灭活, 因此FPV的发病存在着时间和地理差异 。 康复期的动物可长期排毒达1年之久 。 除水平传播外, 妊娠母猫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

FPV除能感染家猫外, 还可感染其他猫科及鼬科和浣熊科动物, 猫瘟热的爆发性流行主要与饲养条件急剧改变、长途运输及来源不同的猫混合饲养有关, 家猫的感染主要与未接种疫苗、手术前未接种疫苗有关 。 各种年龄的猫均可感染,由于种群的免疫状况不同, 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相当大 。 母源抗体通过初乳可使初生小猫受到保护 。 多数情况下, 1岁以下的幼猫较易感, 感染率可达70%, 死亡率为50%~60%, 最高达90%, 成年猫也可感染, 但常无临床症状 。

本病潜伏期2~9天, 最急性型, 动物不显临床症状而立即倒毙, 往往误认为中毒 。 急性型24小时内死亡 。 亚急性型病程7天左右 。 第一次发热体温40℃左右, 24小时左右降至常温, 2~3天后体温再次升高, 呈双相热型, 体温达40℃ 。 病猫精神不振, 被毛粗乱, 厌食, 呕吐, 出血性肠炎和脱水症状明显, 眼鼻流出脓性分泌物 。

患猫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 。 胃肠道空虚, 整个胃肠道的黏膜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水肿及被纤维素行渗出物覆盖, 其中空肠和回肠的病变尤为突出, 肠壁严重充血、出血、水肿, 致肠壁增厚似乳胶管样, 肠腔内有灰红或黄绿色的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或纤维素条索 。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切面湿润, 呈红、灰、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或呈一致的鲜红或暗红色 。 肝肿大呈红褐色 。 胆囊充盈, 胆汁粘稠 。 脾脏出血 。 肺充血、出血、水肿 。 长骨骨髓变成液状, 完全失去正常硬度 。

FPV感染发病快, 病程短, 死亡率高 。 近些年, 应用干扰素结合高免血清进行特异性治疗, 同时配合对症治疗, 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使死亡率大大降低, 但缺点是费用较高 。 所以还是应当以防为主, 及早、按时接种疫苗 。

如果你就诊的医院比较可靠, 那么一定要坚持治疗, 并做好与其它猫咪的隔离工作, 希望小家伙早点好起来 。
猫得了猫瘟如何治疗?
布偶猫(详情介绍)
猫瘟热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或猫病毒性肠炎, 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常以顽固性呕吐、腹泻、精神不振, 发热, 白细胞减少, 出血性肠炎为典型特征, 猫瘟主要危害一岁以内未接种的幼猫 。
病的发生和传播:
猫瘟热的病原体是猫细小病毒 。
病毒的传染性极高, 一般以直接接触传染为主, 也可通过吸血类寄生虫传染 。 疫苗接种不全或未接种的猫容易得猫瘟, 尤以3—5月龄的幼猫最多 。 母猫如果在怀孕期感染, 会造成死胎、流产和初生小猫出现神经症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