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课本剧剧本怎样写( 四 )



悬念在剧本中的运用 , 一般分为两类:

总悬念与小悬念 。 亦称整体悬念与主要场面中的小紧张格局 。 总悬念是全剧主要冲突的焦点所在 , 在剧本开始即要提出 , 并随着冲突的上升而不断加强 , 一直到高潮 。 它是贯串全剧的戏剧性结构的情绪支柱 。 小悬念则属于剧本的每一个发展段落或主要场面中出现的局部紧张情势 , 它起着不断丰富和加强总悬念 , 并在每一幕或每一场结束时 , 把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下一幕或下一场的作用 。

期望式悬念和突发式悬念 。 期望式悬念建立在对观众不保密的基础上 , 它是在观众对人物命运和事态发展有一定预感和了解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期待;突发式悬念则主要依靠对观众保密 , 通过使观众大吃一惊来加强戏剧效果 , 是剧情发展过程中出乎观众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情况和险要转折 , 亦称吃惊或惊奇 。

在实际创作中 , 不同风格类型的剧本 , 对这两种悬念的运用也各不相同 。 侧重于性格描写的 , 多用期望式悬念;情节戏剧更多地采用突发式悬念 。 在实际运用中 , 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 一般情况下 , 作者总是通过期望式悬念维持观众的情绪 , 又通过突发式悬念造成戏剧情节和观众情绪上的跌宕 , 从而进一步加强冲突的紧张性 。

悬念的形成、保持和加强 , 还需要依靠“抑制”和“拖延”的艺术手法 , 有的剧作理论也称之为“延宕”或“缓解” 。 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 , 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 , 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 , 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 , 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 。 延宕手法的另一种方式 , 是在冲突的紧张时刻突然落幕 , 造成欲知后事如何 , 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和间隔 , 从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 。

悬念和延宕交替进行的格式 , 与观众看戏时的精神忍受限度有关 , 始终不懈的紧张 , 只会使观众感到疲惫 , 暂时的缓解 , 是调节情绪 , 为进一步紧张作精力上的准备 。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 , 矛盾的发展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必然迂回曲折有进有退 , 也必然会产生想不到的变化 。 要懂得如何在戏里安排悬念 , 首先必须熟悉生活中事物发展的规律 , 戏剧悬念的美学价值在于是否符合生活发展规律 , 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

②发现与突转

突转 , 也称陡转、突变 , 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 , 即由逆境转入顺境 , 或由顺境转入逆境 。 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它可以是主人公对自己身份或者与其他人物关系的新的发现 , 也可以是对一些重要事实或无生命实物的发现 。 在创作实践中 , 发现通常总是与突转相互联用或者同时出现 , 剧本往往通过发现来造成剧情的激变 。 例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第四场 , 俄狄浦斯为了解救城市的苦难 , 全力以赴查访杀父娶母的罪人 , 最后由于报信人无意之中透露真情,发现正是自己在无意中犯下了这一罪孽 , 于是,一个公正贤明的国王成了一个自我放逐的瞎眼乞丐 。

最早提出发现与突转的是亚里士多德 , 他在《诗学》第十、第十一章中认为发现与突转是情节的主要成分 。 长期以来 , 这两种手法被认为是编剧艺术中最富于戏剧性的技巧,并被广泛使用 。 在剧本创作中,好的突转场面不光着眼于剧情的起伏跌宕 , 而且立足于人物刻画 , 力求通过情节的合情合理的突转写出人物剧烈丰富的心理变化与感情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