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南( 四 )


4.病害防治
(1)疾病预防措施 。 降低密度 , 适时通过分塘转移、捕大留小等措施 , 减少小龙虾存塘量 , 降低养殖密度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小龙虾受伤或引起应激反应 。 水中溶氧过低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 应注意加强增氧 , 避免因水质恶化引起的缺氧问题 。 要合理投喂优质饲料 , 提高免疫和抗应激能力 。
(2)科学合理用药 。 注意药物适用对象、用量和配伍禁忌 。 尽量选择刺激性较小的外用药物 , 减少小龙虾的应激反应 。 不使用非法药品 , 尤其是杀青苔类产品更要慎重使用 。
(3)重要疫病防控 。 春季天气不稳定 , 小龙虾易发生纤毛虫病、白斑综合症和细菌性肠炎 。 要坚持“防重于治” ,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 , 做好病虾隔离 , 切断传播途径 。
5.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1)苗种运输 。 对于短途运输 , 建议使用可透水的塑料框装虾 , 并在框内设置密眼无结节网片将虾体与塑料框隔开以减少擦伤 , 每半小时喷水一次保持虾体湿润;小龙虾堆迭的高度不宜超过15cm 。 对于超过2小时的长途运输 , 使用可透水的塑料框时 , 小龙虾堆迭高度应控制在10cm以内 , 喷水时应添加抗应激物质 , 有条件的应在小龙虾上下两层覆盖少量水草帮助保湿透气 。 气温高时建议使用空调车运输 , 要注意温度的变化 , 防止小龙虾放养时因体温与水温差距过大产生温度应激反应造成大量损耗 。
(2)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 。 做好投入品计划和运输安排 , 多预留出1~2周的使用期限进行采购 。 运输时 , 装车完毕后要防止烈日曝晒或天气突变 。
6.捕捞
捕大留小 , 轮捕轮放 。 采用地笼捕捉为主 , 干塘捕捉为辅 。 将地笼每天晚上放入稻田中 , 地笼中可放入鱼肉等诱饵 , 清晨5~7时起笼 , 每隔3~5天移动一下位置 。 在捕捞过程中如果捕捞出黄鳝、泥鳅等严禁再次入田 。
(三)稻蟹综合种养(中华绒螯蟹)
1.田间工程
(1)田埂加固 。 根据土质情况加固夯实养蟹稻田的田埂 , 田埂顶宽50~100cm , 高50~80cm , 内坡比为1∶1 。 沟、凼工程参照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
(2)防逃设施建设 。 每个养殖单元在四周田埂上构筑防逃墙 。 防逃墙材料采用尼龙薄膜 , 薄膜高出地面50~60cm , 每隔50~80cm用竹竿作桩 。 对角处设进排水口 , 进、排水管长出埂面30cm , 将防逃网套住管口 , 防逃网目尺寸以养殖蟹苗/扣蟹不能通过为宜 , 同时可以防止杂鱼等进入稻田 , 与蟹争食 。
2.扣蟹放养
(1)扣蟹暂养区改造 。 选择靠近养蟹稻田、水源条件好的冬闲池塘或预留一块稻田作为暂养区 。 暂养区沟凼深度要达到150cm , 并预先移栽水草 。 水草首选当地常见种类 , 并注意疏密搭配 , 总面积占暂养区2/3左右 。
(2)扣蟹选择 。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色光泽、无病无伤、附肢齐全 , 特别是蟹足指尖无损伤 , 体表无寄生虫附着的扣蟹 。
(3)放养密度 。 每年四月下旬 , 将苗种投放到生石灰消毒后的暂养区中 , 插秧后15~20天及时放入大田 。 每亩放养4kg规格为150~200只/kg的扣蟹 , 适当搭配规格为100~150g/尾的鲢、鳙3kg , 禁止投放其他鱼种 。

推荐阅读